调兵山约茶上课,调兵山品茶学习交流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刷到“调兵山约茶上课”的消息,刚开始我还纳闷,这年头喝茶都能上课了?正好周末闲着也是闲着,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就报了名。
周六下午找到地方,是个带院子的老房子。推门进去,茶香混着桂花香扑面而来,十来个人围坐在长桌旁,有个穿亚麻衫的大叔正在摆弄茶具。我悄悄在后排坐下,发现来的人什么年纪都有——二十出头的大学生,叁四十岁的上班族,还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。
原来茶可以这样喝
主讲人陈老师倒不像上课,就是边泡茶边聊天。他先泡了本地的绿茶,让大家先别急着喝:“来,把杯子捂在手心,感受下温度。”我照做了,温热的瓷杯渐渐暖着手掌,居然真的慢慢静下心来。
“很多人觉得茶道太高深,”陈老师续水时笑着说,“其实啊,就是专心喝杯茶。工作再忙,也该留这么个时辰给自己。”这话戳中我了——平时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,更别说静心品茶。
那位老奶奶接过话头:“我喝茶六十年了,现在年轻人愿意学这个,真好。”她端茶杯的动作特别稳,茶水一滴都没晃。陈老师点头:“您说得对,咱们这个调兵山品茶学习交流,就是想让老传统有新味道。”
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时,我才发现泡茶没那么简单。水温总掌握不好,要么太烫,要么凉了。旁边的大学生教我用手机计时,对面的阿姨提醒我先温杯。这种互相学习的气氛,比我想象中轻松多了。
第叁泡茶时,陈老师讲起他去茶山的故事。说采茶人要凌晨上山,带露水的茶叶最鲜嫩。“你们摸这茶叶,”他传过来一捧刚炒好的新茶,“从采茶人到你我杯中,这趟旅程可不短。”我捏起几片茶叶在指尖揉搓,沙沙作响,突然对这杯茶多了几分敬意。
不知不觉两小时过去,我发现自己居然没看过手机。窗外夕阳斜照,满室茶香氤氲,这种感觉很久没有过了。临走时,陈老师给每人包了一小罐茶叶:“回家接着练习,下回带你们品岩茶。”
现在周末偶尔还会去参加调兵山约茶上课,倒不全是学茶艺。有时候就是想去那个院子坐坐,闻闻茶香,和熟面孔聊聊天。上周公司项目压力大,我在那儿泡了叁道茶,回家时整个人都松快不少。或许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——再忙的日子,也要留个角落安顿身心。而茶的滋味,终究是生活的滋味,需要慢慢品,急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