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岩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,龙岩夜晚小巷是否开放
龙岩夜晚的巷弄光影
晚上十点的龙岩,中山路骑楼下的商铺正陆续收摊。我站在老邮电局拐角处,看着叁两晚归的市民提着宵夜往巷子里走。那些藏在居民楼之间的巷子口亮着暖黄色的路灯,像这座城市眨着的睡眼。说实话,白天热闹非凡的街市一旦入夜,确实会让人产生"这些小巷还通着吗"的疑问。
我跟着买卤味的大叔走进和平巷。青石板被夜露浸润得发亮,晾在竹竿上的衣服还没收,空气里有淡淡的洗衣粉味道。二楼窗户传来电视剧对白声,偶尔夹杂着厨房洗碗的动静。这种生活气息让我意识到,龙岩夜晚的小巷根本不是"是否开放"的问题——它们本来就是居民回家的路啊。
在溪南新村附近,我遇见了在巷口榕树下乘凉的陈阿姨。她摇着蒲扇说:"这些巷子哪有关门的说法?我家叁代都住这,晚上回来晚了,巷子口的灯永远亮着。"她指着新加装的太阳能路灯告诉我,去年社区改造时特意加宽了巷道路面,现在连送快递的叁轮车都能开进来。
不过有些巷子的夜景确实变了模样。比如九一北路的某条支巷,去年改造成了网红小吃街。晚上十点正是最热闹的时候,肠粉摊的蒸汽混着烧烤的烟火气,年轻人举着奶茶在巷子里穿行。这种变化让人既欣喜又惆怅,老居民们偶尔会念叨从前在巷口下棋的安静夜晚。
走到龙川东路时已经十点半。我站在天桥往下看,老城区的巷弄像叶脉般在楼宇间延伸。有些巷子隐入黑暗,那是居民区的深处;有些则灯火通明,连着24小时便利店的主路。突然明白所谓"龙岩夜晚小巷是否开放",其实取决于你想寻找什么。若是找市井烟火,转角处的炖罐店还开着;若是找旧时记忆,或许只能在天明时分看见巷口早餐摊的热气了。
在返回酒店的路上,我特意绕道走了段南城巷。斑驳的墙面上还留着八十年代的宣传画,某个院墙里探出叁角梅的枝条。这条巷子晚上十点依然有人进出,骑电动车的青年利落地拐进侧门,带起几片落叶。我站在巷子中间回望来路,忽然觉得这些巷弄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无论多晚,都在为晚归的人亮着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