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火车站旁的小巷景象
南宁火车站对面的那条小巷子,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来的人很容易忽略这个入口——它挤在两栋旧楼中间,宽度刚够两个人并排走,巷口还常年停着几辆共享单车。
巷子里的地面是那种老式的水泥地,坑坑洼洼的,下雨天总得跳着走。两旁的墙壁斑驳得很,上半截是淡黄色,下半截因为常年雨水溅射,已经变成了深褐色。墙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,有租房信息、外卖电话,还有早就过期的寻人启事。不过最显眼的还是那家五金店,老板总是把钳子、扳手挂在外墙上,走过时能闻到淡淡的铁锈味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别看巷子窄,里头可是别有洞天。早上七点多,卖糯米饭的阿姨准时出摊,她那口蒸笼冒着白白的热气,隔老远就能闻到糯米香。“要甜的还是咸的?”这是她每天说得最多的话。再往深处走几步,修鞋的老张已经坐在小马扎上开始干活了,他那只收音机永远在播放早间新闻。有时候我会想,这条小巷子就像个小小的世界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过着日子。
中午时分,巷子反倒安静下来。只有几家快餐店的送餐员进进出出,他们骑着电动车在巷子里穿梭,车把手上挂满了外卖袋子。这时候,巷子上空晾晒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动,偶尔传来楼里电视机的声响。住在四楼的李奶奶总在这个时间下楼倒垃圾,她走得慢,每下一级台阶都要扶一下栏杆。
傍晚的巷子最是热闹。下班的人、放学的孩子,还有出来买菜的老人,把窄窄的巷子挤得满满当当。那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理发店里飘出洗发水的香味,五金店的卷帘门拉下一半,老板正在里头清点货物。巷子尽头的水果摊亮起暖黄色的灯,香蕉、苹果摆得整整齐齐,老板娘正麻利地给客人削着菠萝。
记得有次下雨,我躲在巷口的屋檐下等雨停。正好碰到卖糯米饭的阿姨收摊,她推着小车艰难地在雨中前行。修鞋的老张看见了,赶紧从店里拿出把大伞,一路把她送到大路上。这样的小事在巷子里很常见,虽然大家都不怎么把“帮忙”挂在嘴上。
夜深了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只有24小时便利店还亮着灯,夜班店员在柜台后面打着哈欠。偶尔有晚归的人踩着高跟鞋走过,清脆的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。这时候的巷子显得格外悠长,路灯把斑驳的墙照成暖黄色,像极了老照片里的场景。
这条小巷子就在南宁火车站对面,与车站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。它可能算不上什么景点,但却是很多人生活的全部。每天经过这里,看着熟悉的面孔,闻着熟悉的气味,心里就会特别踏实。或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,在寻常巷陌里,藏着最真实的人间烟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