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15岁少年50元一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27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刷短视频,看到个挺让人琢磨的事儿:开封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隔壁市还有个15岁少年50元一小时。这价格,听着可比不少大学生家教都贵了。我邻居家孩子正上高二,昨天还念叨呢:“妈,你说我现在开始努力,还来得及赶上他们不?”

说实话,刚看到这标题时我心里咯噔一下。第一个念头是:现在孩子都这么能挣钱了?仔细一琢磨,又觉得哪里不对劲。十四五岁,按说正是坐在教室里啃课本的年纪,怎么就和“时薪”这么成人的概念挂上钩了呢?

这事儿真不简单

我特意问了问在中学当老师的朋友。她叹了口气说,现在确实有些家长特别着急,看见别人家孩子报了什么班,自己也赶紧跟着报。生怕慢一步,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。“但你说,这么小就把时间标上价码,真的合适吗?”她反问我。

想起我们小时候,暑假就是捉知了、看连环画。现在呢?不少孩子的假期安排比上班族还满。英语、奥数、编程……排得密密麻麻。那个开封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估计就是在这种氛围里冒出来的。家长可能觉得,只要对孩子好,多少钱都舍得花。

可我琢磨着,教育这事儿真不能光看价格。就像你去菜市场,最贵的菜不一定最新鲜,最适合家里口味的才是最好的。有些孩子明明对画画感兴趣,非逼着他去学编程,这钱花得就有点儿冤枉了。

再说那个15岁少年50元一小时,他教的是什么?如果是分享学习方法,那还挺值得;如果只是帮着刷题,效果可能就得打个问号了。现在很多家长啊,就是太焦虑了,看见别人家孩子都在补课,自己就坐不住。

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。有的像竹子,一场雨就能蹿老高;有的像榕树,得慢慢扎根才能枝繁叶茂。用同一个标准、同一种方法去要求所有孩子,这不科学。

我认识个孩子,以前成绩中等,他爸妈硬是省吃俭用给他请了很贵的家教。结果呢?孩子压力太大,反而学不进去了。后来换了种方式,让他参加学校的机器人社团,没想到一下子找到了兴趣点,现在成绩反而上来了。

所以说,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砸多少钱,而是找到适合孩子的路。就像穿鞋,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。别人觉得再好的方法,放到自己孩子身上不一定灵。

现在回到开头那个开封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话题。我在想,如果这孩子是真的在某方面特别出色,用这种方式分享经验倒也不错。但要是背后是家长在攀比,那这钱花得就没什么意思了。

教育不是买卖,不能简单用钱来衡量。有时候,陪孩子聊聊天、散散步,比花五十块钱请个家教效果更好。关键是得用心,得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。

眼看着暑假就要到了,估计又有很多家长在琢磨给孩子报什么班。在做决定前,不妨先坐下来和孩子好好聊聊,听听他们自己的想法。也许你会发现,他们真正需要的,并不是那一小时五十块的课程,而是你耐心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