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玉同城饮茶,昆玉同城茶聚时光
昆玉这两个地方啊,说起来就像挨着的邻居,明明离得这么近,以前大家却总觉得隔着点什么。直到最近发现,原来两地的茶友们早就悄悄约起了“昆玉同城饮茶”,这种跨城的茶聚越来越热闹了。
周末清晨的茶楼最有意思。靠窗那桌传来熟悉的昆明口音,隔壁卡座却是玉溪人特有的语调,两拨人正互相推荐着各自带来的茶叶。穿唐装的老先生把茶海摆开,滚水冲下去时,白毫乌龙的香气立刻飘满了半个大厅。“这是我们昆明西山茶场的新茶,”他边说边分茶,“但用的可是玉溪带来的矿泉水。”
茶香里的双城记
这种昆玉同城茶聚时光特别接地气。不需要太讲究的仪式,就是几个爱喝茶的人凑在一块儿。张先生每周六上午雷打不动从城东过来,就为了和老友们喝两泡茶。“现在交通方便了,”他转动着手中的小茶杯,“从我家到这边,比去市中心的茶城还近些。”
茶桌上有意思的事儿可多了。昆明的茶友偏爱普洱的醇厚,玉溪的朋友则更熟悉绿茶的清雅。但大家坐在一起,反而都愿意尝尝对方的喜好。上周还有人带来了两地拼配的茶叶——昆明茶山的原料,玉溪老师傅的工艺,混出了意想不到的味道。
老板娘王姐是最早发现这个商机的。她特意把店里最大的包间改成了茶室,墙上还挂起了昆玉两地茶山的照片。“现在这成了最抢手的房间,”她擦着茶杯笑道,“经常要提前叁天预定才行。”
说来也怪,明明只是喝茶这么件简单的事,却让两地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。以前总觉得要去对方城市是件大事,现在嘛,就跟去隔壁街道串门差不多。茶友们互相加了微信,哪个茶庄来了新货,谁家找到了老茶,消息传得比什么都快。
上个月还有个有趣的事儿——两地茶友自发组织了“寻茶一日游”。早上在昆明某老字号集合,喝完早茶后一起坐车去玉溪,下午又在当地茶友带领下参观茶厂。那天回来时,每个人的车里都塞满了茶叶,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。
这种昆玉同城饮茶的风气,渐渐影响到了年轻人。现在周末的茶座里,能看到不少二叁十岁的面孔。他们可能不懂太多茶道规矩,但很享受这种轻松自在的聚会氛围。小陈就是其中之一,他说比起酒吧的喧闹,更喜欢在这里安静地品茶聊天。
茶楼里的服务员也都练就了本事。她们现在能准确记住常客的喜好——哪位先生只喝生普,哪桌女士最爱茉莉花茶,甚至知道哪位客人每次都要多加个靠垫。这些细小的关怀,让每个来喝茶的人都觉得像回到了家。
夜幕降临时,茶楼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。最后一壶茶往往泡得最久,大家似乎都不太舍得结束这场昆玉同城茶聚时光。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,互相分享刚买的好茶,这才慢慢散去。门外,两地的车牌在夜色中交错停放着,静静等待着下一次的茶香之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