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阳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,沁阳微信附近人服务400元
昨晚和老王喝酒,他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说在沁阳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联系了个服务,对方开口就要400块。我捏着酒杯愣了半天,这年头连打招呼都明码标价了?
巷子口修鞋的刘师傅倒是见过些门道。他说现在有些账号头像弄得花里胡哨,刚通过好友就发来价目表,什么陪聊200、见面400,把人际关系弄得像超市购物似的。
藏在屏幕后的交易
我试着把定位改到商场,果然刷到几个穿着时髦的账号。刚点开朋友圈想看看虚实,对方秒发来个表情包,接着直接弹出"沁阳微信附近人服务400元"的套餐说明。这效率比外卖接单还快,可仔细想想,连对方是圆是扁都没搞清楚呢。
楼下便利店老板娘有次遇到怪事。半夜总有人加她工作微信问价,后来才发现被人盗用照片做了假账号。她气得在店门口贴告示:"本店商品一律明码标价,但老板娘不参与促销活动!"
400元背后的门道
其实仔细琢磨,这400元要得挺有意思。在沁阳这种小城,普通打工族日薪也就这个数。对方敢开这个价,要么真有什么特别服务,要么就是抓住人们"贵的就是好的"心理。我邻居张姨的儿子去年网恋被骗叁千,见面才发现对方用的是十年前的照片。
现在有些聊天套路确实防不胜防。开头先问你是不是本地人,接着暗示可以提供特殊服务,等谈到具体项目时,"沁阳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"这种话术就冒出来了。有经验的朋友教过我,真要见面就得选派出所旁边的茶馆,可惜至今没敢试验这招。
前两天路过社区警务室,看到宣传栏贴着新型诈骗案例。有个受害者被连续骗了七次转账,从400元开始滚雪球,最后竟掏空了两万积蓄。警察说这类作案者往往同时操作十几个账号,用虚拟定位同时骚扰好几个县城。
或许我们该学学菜市场大妈们的智慧。她们买菜时总要捏捏黄瓜敲敲西瓜,隔着屏幕的交道反而让人忘了最基本的防备。那些二话不说先谈价钱的,就像急着出锅的夹生饭,闻着香却吃不得。
老话说得好,免费的才是最贵的。可现在很多明码标价的东西,拆开包装才发现里面装的还是套路。就像小时候玩过的套圈游戏,扔出去的圈圈总觉得差一点点就能套中大奖。
晚风吹得路边杨树哗哗响,我低头看了眼手机。那个要价400元的账号已经改了昵称,头像也从网图换成了卡通人物。这场猫鼠游戏还在继续,只是不知道下一个被套路的人会是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