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登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文登小巷情缘何处寻
文登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
那天下午四点半,我第叁次拐进文登巷。阳光斜斜地打在青石板上,把墙角的青苔照得发亮。巷口修鞋的老张头正收摊,看见我就笑:"又来找你那'文登巷子里的爱情'?"我不好意思地挠头,是啊,这半年每逢周末就往巷子里钻,邻居们都认得我了。
其实最初是因为奶奶的念叨。她年轻时住在文登巷,总说那时的爱情藏在煤炉升起的炊烟里,藏在井边打水时相视一笑的瞬间。"现在啊,"奶奶眯着眼摇头,"你们这些年轻人,动不动就刷手机摇一摇,哪像我们那会儿..."她没说完,但我懂。所以我才想来这老巷子看看,那些需要慢慢寻找的文登巷子里的爱情,到底藏在什么地方。
巷子西头有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,老板娘刘姨边给我剪头边唠嗑。她说前阵子有对年轻人在她店里吵嘴,女孩气得甩门而出,男孩蹲在门口梧桐树下发呆。"我给他倒了杯茶,"刘姨的剪刀在我耳边咔嚓作响,"告诉他,你往巷子东头走,第叁家糯米糕铺子,她准在那儿。"果然,男孩在蒸笼腾起的热气里找到了正在抹眼泪的姑娘。原来他们第一次约会就在那儿买的糯米糕。
这让我想起巷子中段那家锁匠铺。王师傅修锁四十年,最近总抱怨现在年轻人总忘密码。"上周有个小伙,半夜被关在门外,对象生气不给开门。"王师傅说着掏出工具盒,"我教他写了张字条塞门缝:'明天早上六点,巷口油条摊见'。"第二天姑娘果然来了,两人就着豆浆吃了叁根油条,什么话都没说就和好了。你看,这文登小巷情缘何处寻?有时候就在一碗热豆浆里。
住在巷尾的陈奶奶给我看过她珍藏的铁盒子,里面装着几十张电影票根。从七十年代的《庐山恋》到去年的《爱情神话》,每张票根背面都记着简短的话:"今天他夸我辫子好看""为给孩子攒学费,叁个月没看电影了"。她和老伴年轻时总偷跑去电影院,现在老了走不动,就在院子里支个投影仪。陈奶奶说:"感情啊,就像咱巷子墙缝里的牵牛花,你得给它时间慢慢爬。"
有天清晨我撞见送报的老李,他正往7号门缝塞报纸,顺手把门口倒下的自行车扶起来。"这家的先生在追姑娘时,每天假装偶遇帮人家扛自行车上楼,"老李笑得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,"现在孩子都上初中了,车还是乱放。"他说着从报袋里掏出朵新鲜的月季,轻轻放在13号门槛上。后来我才知道,那是他给卧床多年的妻子的小惊喜。
昨晚我又去巷子转悠,遇见居委会刘大姐在调解纠纷。二楼新婚的小夫妻因为谁洗碗吵得不可开交,刘大姐没劝架,反而说起叁楼的老教授:"人家夫人瘫痪十年,教授每天变着法子做流食,前天还在学用破壁机做芋圆呢。"小两口突然不吵了。夜色渐浓时,我看见男孩默默系上围裙,女孩在一旁剥蒜,厨房的灯光把两个人的影子投在窗帘上,渐渐融成一个。
现在我算是明白了点什么。那些让人牵挂的文登小巷情缘何处寻?它不在什么浪漫的誓言里,而在修鞋摊前互相换穿的拖鞋,在理发店镜子里默契的对视,在锁匠铺配好的备用钥匙,在清晨门把手上挂着还带露水的青菜。这些碎片拼起来,大概就是文登巷子里的爱情真正的模样。
黄昏时分,我正要离开巷子,修鞋的老张头叫住我:"明天周日,巷子居委会组织包粽子,你来不来?"我回头看见巷子里渐次亮起的灯火,突然觉得,或许我不必再刻意寻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