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河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小巷深处150元的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15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根河这座小城啊,冬天来得特别早。才十月底,巷子里的青石板就结了一层薄霜,踩上去咯吱咯吱响。我裹紧羽绒服往巷子深处走,心里直犯嘀咕:这地方真能找到老张说的那个面馆?

转过第叁个弯,忽然闻到一股葱花香。循着味儿望去,果然有家招牌褪色的小店,门帘上歪歪扭扭写着"牛肉面"。推门进去,暖气混着骨汤香扑面而来,柜台后系着围裙的大婶正低头揉面。

150元的约定

"一碗牛肉面?"大婶头也不抬。"您怎么知道?"我有些诧异。她这才抬眼笑笑:"生面孔来这儿的,都是老张介绍的。"说着利落地扯下一块面团:"十五块,扫码在墙上。"

等面的工夫,我注意到墙上贴满便签条。最显眼处有张泛黄的纸条,钢笔字迹工整:"每月15号,两碗牛肉面,已付150元。"落款日期竟是十年前的今天。大婶顺着我的目光看去,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:"那是陈老师和他爱人的位子。"

十年前也是个这样的冬天,陈老师扶着怀孕的妻子第一次走进小店。妻子孕吐严重,偏偏爱吃这里的酸菜面。可那时陈老师刚被欠薪,连叁十块面钱都要赊账。后来他攒够钱,非要预付十个月的面钱,说等孩子出生正好吃完。

大婶把热气腾腾的面推到我面前:"其实他们孩子没保住,两口子也搬去了南方。但每年这个时候,陈老师都会转账过来,说是让把面钱留给需要的人。"她指了指墙角的小铁盒,里面整整齐齐迭着零钱,旁边贴着手写纸条:"今日免费牛肉面已备好"。

我盯着碗里浮动的油花发愣。这哪里是150元的面钱,分明是这对夫妻留在根河小巷子里的爱情信物。他们人虽走了,却把这份温暖永远种在了这个小店里。

门外传来簌簌的落雪声,又有客人掀帘进来。是个冻得通红脸庞的环卫工,她熟门熟路地从铁盒取出叁枚硬币:"老规矩,酸菜面加蛋。"大婶边下面边搭话:"李姐今天这么晚?""可不嘛,赶着把后街的雪扫净喽。"

我看着她们自然而然的互动,忽然明白这条小巷深处的情缘,早就不止是两个人的故事。那些被帮助过的人,有的后来悄悄回来往铁盒塞钱,有的逢年过节寄来特产,更多人也成了常客。150元在这里生根发芽,长成了整条巷子的温度。

临走时雪下得更大了。我学着别人的样子,往铁盒里塞了张钞票。回头望时,面馆的灯光在雪幕中晕开暖黄的光圈,像极了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。原来最动人的爱情,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,而是让一份善意穿越十年风雪,最终长成整座城市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