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火车站200一次快餐,附近车站快餐200元
站台边的烟火气
南雄火车站出站口的电子钟指向晚上十一点半,铁轨摩擦的声响刚停歇不久,一群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就涌向了广场。老陈把叁轮车停在路灯照得到的位置,眯着眼看人群分流。他在这跑了十几年,熟悉每个时段的人流量。“200一次快餐”这个说法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就在司机圈里传开了。不是指火车票,是车站周边小旅馆和流动摊贩之间心照不宣的价位——一份能快速填饱肚子的饭,加上个能歇歇脚、简单过个夜的钟点房。
广场西侧那排小餐馆,这会儿正是最忙的时候。老板娘阿芳端着热气腾腾的炒粉,利索地穿过几张油腻的折迭桌。“都是赶路的人,图个快,也图个实惠。”她扯着嗓子朝厨房喊了声“多加个蛋”,然后转头压低声音说,“像老刘那样的长途司机,在这条线上跑了七八年,每次到南雄站,准点我这碗粉。他说我们这‘附近车站快餐200元’的配置,实在。”这200块,对很多出门在外的人来说,是笔能算得过来的账。吃个炒粉或快餐二叁十,剩下的够在隔壁招待所开个几个小时房间,洗个热水澡,给手机充充电,比正经住一晚酒店省下一大半。
我跟着老刘进了他常去的那家招待所。前台大姐头也没抬,递过来一把系着塑料牌的钥匙。“按老规矩?”她问。老刘嗯了一声,边掏钱边嘟囔:“跑完这趟能歇两天。”走廊里光线有点暗,房间不大,但收拾得还算干净。老刘把背包往椅子上一扔,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。“别小看这几个小时,”他吹着茶杯上的热气,“能从凌晨撑到天亮,比在驾驶室里窝着强多了。对我们来说,这就跟充电宝一样。”
这种需求,催生了车站周边一种独特的生态。不仅有快餐和钟点房,还有通宵营业的小卖部,出租充电宝的摊位,甚至提供代买车票服务的烟酒店。所有这些,都围绕着那个不言自明的标准运转。一位在车站旁边开了十年杂货店的大爷说得实在:“什么叫实惠?就是让人家花最必要的钱,解决最着急的事。我们这‘南雄火车站200一次快餐’的口碑,就是这么来的,不是啥高大上的服务,但管用。”
窗外,又一列火车进站了,传来隐隐的汽笛声。老刘看了看表,赶紧把剩下的茶喝完,起身收拾行李。他得赶在凌晨四点前出发,这样才能避开早高峰。下楼时,他把房间钥匙还给了前台大姐。“走了啊,下回见。”大姐应了一声,把钥匙挂回墙上。那面墙上,密密麻麻的钥匙挂了一排。天快亮了,广场上的人又会多起来,这个对于200元的小循环,也会在新的一天里,继续它的运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