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区域的街头景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36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灯下的影子

傍晚六点,海城火车站的大钟敲响最后一记。我裹紧外套,顺着人流往西边出口走。这一带我熟,闭着眼睛都能摸清每条巷子的走向。

刚出站,一股熟悉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。卖煎饼果子的叁轮车支在老位置,老板娘正麻利地翻着面饼,葱花的焦香混着甜面酱的味道飘过来。几个等活的摩的师傅聚在报刊亭边上抽烟,烟头的光点在暮色里明明灭灭。再往前,那家开了二十年的五金店正准备拉卷帘门,老板弯腰锁门的动作慢悠悠的,像一部放了半速的老电影。

要说海城火车站附近站街最热闹的,还得数邮政局后头那条巷子。天刚擦黑,各色小摊就亮起了灯。卖袜子的大姐把货架摆成扇形,十块钱叁双的牌子用红笔描得粗粗的;隔壁手机贴膜的小伙低头盯着屏幕,手里的刮板来回推得仔细;最里头的炒粉摊子火光冲天,老板颠锅的架势像在表演杂技,豆芽和米粉在铁锅里欢快地翻着跟头。

我常在这条巷口买烟。便利店的老周认得我,每次递烟时总会搭句话:“今天又这么晚?”玻璃柜台被灯光照得发亮,映出街上往来的人影。有个穿校服的男孩蹲在路边系鞋带,书包沉甸甸地压弯了他的背;两个年轻姑娘举着奶茶自拍,笑声清脆得像咬了口青苹果。

往深里走,景象又不同了。居民楼下的麻将馆亮着日光灯,洗牌声哗啦啦地传出来,偶尔夹杂着几句本地方言的吆喝。有个老太太坐在藤椅里择豆角,脚边的收音机咿呀呀唱着粤剧。她看见我,抬头笑了笑,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菊花。这让我想起老家巷口也有这样的老人,总在黄昏时分坐在门口,看着街景从喧闹归于平静。

其实邻近区域的街头景象最打动人的,往往是这些琐碎的日常。修鞋匠老李的摊位在梧桐树下,他总戴着老花镜,一针一线缝得认真。有次我去补鞋跟,他边干活边念叨:“现在年轻人鞋子坏了就扔,我们那时候一双鞋要穿叁年呢。”他摊子上挂满了待修的鞋子,每只鞋都藏着一段故事。

夜色渐浓时,街角的水果摊挂起小彩灯。芒果堆成金黄的小山,西瓜切开的截面红得诱人。老板娘拿着蒲扇赶蚊子,和买荔枝的顾客讨价还价:“哎呀都是今天刚到的,你看这枝叶多新鲜!”

我站在天桥上看下去,车流织成光的河流。远处火车站顶楼的霓虹灯牌亮起来,映着这片街区的万家灯火。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组成了海城火车站附近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也许明天,煎饼摊会挪个位置,修鞋匠会早点收工,但这条街的脉搏始终在跳动,带着烟火气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