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阳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相近的价位情感故事
庆阳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相近的价位情感故事
这事儿得从去年冬天说起。那天风刮得跟小刀子似的,我缩着脖子钻进庆阳老汽车站旁边的一家小面馆,就为了吃碗热乎的羊肉糊锅面。店里人不多,暖气开得足,玻璃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水雾。我刚坐下,就听见隔壁桌一对儿小年轻在低声说话。
男孩搓着手,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女孩说:“等发了工资,咱也去市里那家新开的火锅店尝尝,听说可美了。”女孩没吭声,只是笑着从包里掏出个东西,塞到男孩手里。我瞟了一眼,是两张皱巴巴的电影票,就是老街那家老影院的特价票,一场下来两个人也就五十块。女孩说:“看啥火锅,这钱能看十场电影呢。再说了,跟你一起,吃路边摊的烤红薯都香。”?
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。这话听着真耳熟,一下子就把我拽回了十年前。那会儿我和小芳,也就是我现在的媳妇儿,刚在庆阳这边打工认识。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,但愣是把穷日子过出了花儿。我们最奢侈的消费,就是每个月去看一场那种夜场的特价电影,再在散场后,去夜市摊上吃一碗五块钱的炒拉条。那时候,五百块钱对我们来说,简直就是一笔“巨款”。
我记得特别清楚,有一次她过生日,我咬咬牙,揣着攒了好久的叁百多块钱,想带她去吃顿好的。结果她硬是把我拉进了路边的麻辣烫小店,两个人点了满满一盆,才花了四十多。吃完她抹着嘴,心满意足地说:“这比啥大餐都好吃。”剩下的钱,她拉着我去商场,给我买了件我看了好几次都没舍得买的夹克。你说,这哪儿说理去?
这种相近的价位情感故事,在庆阳这样的小城,真不算稀奇。钱不多,但心意一点儿也不少。我有个哥们儿,前阵子追他现在的女朋友,没送过什么名贵的包包首饰。就是周末骑着摩托,带着姑娘把庆阳附近的山山水水跑了个遍。油钱加上路边买的水和零食,一趟下来也就几百块钱的事儿。可人家姑娘就吃这一套,说坐在后座抱着他,看那些不要钱的风景,比坐在宝马车里还开心。
你说这庆阳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它就不浪漫了吗?我看未必。它可能是一起去逛集市,花一百块钱买一堆吃的,你喂我一口,我喂你一口;可能是在手机上看一部都喜欢的电影,为了剧情争得面红耳赤,最后又一起哈哈傻笑;也可能就像面馆里那对小年轻,紧紧攥着那张五十块的电影票,仿佛攥住了整个世界。
现在的日子是好过多了,我和小芳偶尔也能去高档点的餐厅吃顿饭。但说起来奇怪,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,还是当年那碗炒拉条的味儿。那味道里,不光是辣子和醋,还掺杂着年轻时的傻气、互相心疼的劲儿,和那种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的盼头。钱这东西,有时候真衡量不了感情的厚度。它或许决定了你住什么样的房子,开什么样的车,但它决定不了你回家时,屋里那盏灯是不是为你亮的,那碗饭是不是为你热的。
面吃完了,我起身准备离开。那对儿小年轻也正好起身,男孩自然地拉起女孩的手,揣进自己的羽绒服口袋里。推开门,冷风又灌了进来,可我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,心里却觉得暖烘烘的。这世上啊,贵的东西不一定好,而好的东西,有时候真的花不了那么多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