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容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课余茶聚时光
午后阳光斜斜洒进窗棂,小王在宿舍群里发了条消息:“老地方喝茶去?”不过五分钟,楼下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。这样的场景,在句容大学城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
学校后门那家叫“茶言观舍”的小馆子,木门上的铜铃早就锈迹斑斑。推开门的瞬间,茶香混着桂花糕的甜糯气息扑面而来,老板总是趴在柜台后边打盹,听见铃响才懒洋洋抬头:“老叁样?”
约出来的不只是茶
“其实最开始就是图个方便。”大叁的琳琳捧着茉莉花茶说,“宿舍没饮水机,想喝热水得来这儿。”后来却发现,这方小天地藏着大学生活最真实的模样。隔壁桌的学长在讨论创业计划,声音时高时低;角落里那对情侣共用一个耳机,安静地看同一本书;还有像他们这样,叁四个人围坐一桌,话题从专业课老师的新发型,聊到未来要去哪座城市。
阿杰吹开浮在杯沿的茶叶:“我爸说他们当年在操场边喝啤酒,我们现在倒好,改喝茶了。”这话引得大家笑起来。确实,比起父辈的豪饮,这届年轻人更习惯用温热的茶水温润情谊。价格亲民的茶饮成了最佳选择,毕竟谁都付得起二叁十块,却能买来整晚的畅谈。
茶杯上空氤氲的水汽,仿佛把时间都熏得慢了些。在这里不用赶着去上课,不必纠结绩点,可以安心做个“废话输出机器”。说到兴起时手舞足蹈,沉默时也不会尴尬,各自刷会儿手机,再自然接上刚才的话题。这种松弛感,大概是校园生活最珍贵的馈赠。
茶凉了再续上
老板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续水免费。于是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——聊得正酣时突然集体噤声,等着老板拎着铜壶过来。滚水冲进杯底的声响格外醒神,茶叶重新舒展开来,就像他们被学业压得皱巴巴的心情,在这水汽里渐渐熨平。
小馆子的留言墙上贴满便签纸,有表白的话,有考研倒计时,还有毕业前的约定:“十年后再回来喝茶”。去年毕业的学长学姐真有人履约,照片里他们举着同样的茶杯,只是西装换下了罢恤牛仔裤。“看来这茶约真要延续一辈子了。”琳琳说着,悄悄在墙缝塞了张新纸条。
夜幕初垂时,茶味已淡如白水,但谁都不急着走。明天还有早课,论文才写开头,可此时此刻,围坐在木桌旁的年轻人只想把这份温热留得久一些,再久一些。铜铃又响,新来的学弟学妹探头张望,一如当年的他们。这间小小的茶馆,就这样见证着一届届学子在茶香中相遇、成长、别离,再相遇。
窗外,大学城的灯火次第亮起。那些对于青春的故事,都泡在这杯永远温热的茶里,等着被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