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知道是卖的,微信附近的人如何辨别是销售
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功能,背后藏着什么?
前几天和朋友聊天,他半开玩笑地问我:“你说,在普兰微信附近的人里,怎么知道哪些人是出来卖东西的呢?” 这句话一下子把我问住了。是啊,这个功能我们偶尔会划开看看,里面的人形形色色,但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,你点开他们的资料,那股浓厚的商业气息就扑面而来。这好像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,但仔细想想,其实是有迹可循的。
首先,最直观的就是头像和相册了。如果你看到的头像是非常精致的商品图,比如一排排鲜艳的水果、包装好的茶叶,或者直接就是某个品牌的logo,那基本就没跑了。再点开他们的相册,如果里面清一色都是产物展示、顾客反馈、收款截图…… 朋友,这已经不是暗示,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广告牌了。他们的个人相册不像我们的生活号,偶尔发发心情、晒晒美食,他们的每一张图片,几乎都带着明确的目的——让你看到,然后产生购买的欲望。
然后就是名字和签名档,这里的门道就更深了。一个普通的用户,名字可能是“随风而去”或者自己的昵称。但如果你看到的名字是“普兰础级水果直供”或者“齿齿茶叶批发-小李”,这意图就非常清晰了。他们的微信名,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店铺招牌。再看签名档,那里更是黄金广告位。我们可能写一句鸡汤或留个空,但他们的签名,通常会直接写明自己的业务,比如“专注普兰特产,同城最快送达”,或者更直白的“需要齿齿请加我,价格实惠”。你看,这根本不用你猜,人家自己就说得清清楚楚。
说到这里,你可能会有个疑问:他们这样不怕被骚扰或者打扰吗?嗯,这其实涉及到他们使用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的根本目的。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,这个功能是社交的延伸,是认识新朋友的途径。但对他们而言,这完全是一个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推广渠道。他们打开这个功能,目标非常纯粹,就是寻找潜在的客户。所以,他们的资料从里到外,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,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目标:如何快速让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,以及如何联系上他。
那我们该如何辨别,或者说如何快速识别出这些销售导向的账号呢?这个方法其实挺简单的。下次你再打开附近的人,可以试着多留意一下我上面提到的几点:头像是不是商业味很浓?名字是否包含了产物或地区信息?签名档是不是在直接介绍业务?相册里是不是充满了营销内容?如果你发现这几点都中了,那基本就可以判定,你遇到的是一位在线上辛勤耕耘的销售朋友了。这种辨别的方法,多看一眼就能心里有数。
这么一想,也挺有意思的。一个小小的功能,在不同的人手里,玩法截然不同。我们用它来窥探身边的世界,满足一下好奇心;而另一群人,则把它变成了一个没有店铺的商场,一个移动的摊位。他们很聪明地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势,主打同城、快速的卖点。想到这里,我反而有点佩服他们的商业嗅觉了。在这个数字时代,每一个工具都可以被重新定义,关键在于你用它来做什么。
所以,下次当你在普兰,或者在任何地方,随手刷开微信附近的人时,眼前的列表或许会变得有些不一样。你会发现,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账号,其实自有一套运行的逻辑。你不仅能从中看到人生百态,也能瞥见当下最接地气的一种生意模式。这何尝不是一种观察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、微小商业变革的独特窗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