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油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,江油开放的小巷子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3:44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江油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

这两天有位成都来的朋友问我,听说江油有些老巷子挺有意思的,不知道现在哪些巷子开着门?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。作为本地人,平时总往大路上跑,倒真没留意这些巷子的营业情况。今儿个特意起了个大早,准备去实地转转。

先从老城区开始逛吧。中坝剧场旁边那条建设路,往里走个百来米,青莲巷的灯笼已经挂起来了。巷口卖叶儿粑的大姐正在揭蒸笼,白茫茫的热气混着糯米香飘得老远。"现在每天都开门吗?"我凑上前搭话。大姐边给客人装袋边说:"基本上都开着,周末人要多些。"

往巷子深处走,青石板路被晨露打得泛着光。裁缝铺的卷帘门哗啦啦往上推,五金店老板正把磨刀机搬到门口。最里头的茶馆更是热闹,竹椅碰撞声、盖碗茶注水声、老人们的谈笑声,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,让整条巷子活了过来。看来青莲巷不仅开着,还保持着老江油的味道。

转到解放街时差不多九点了。和平巷的商户基本都开始营业了,巷子两边的梧桐树下,修鞋师傅已经摆开摊子,隔壁装裱店的小姑娘正在擦拭玻璃橱窗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有些店铺要十点后才开门,来得太早可能要吃闭门羹。

那些藏在巷子里的惊喜

走到太白广场后面时,差点错过了一条窄巷。要不是闻到油炸味,真注意不到这条无名小巷。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人并肩,但里面别有洞天。卖红糖锅盔的摊子前已经排起小队,刚出锅的锅盔金黄酥脆,咬一口能烫到舌尖,但就是停不下来。

巷子中段有家竹编店特别有意思。老师傅坐在店门口,手指翻飞间,竹篾就变成了精巧的篮子。他说这条巷子虽然不起眼,但每天都营业,来的多是熟客。临走时我买了只小竹篮,老师傅还特意叮嘱要时常喷点水保养。

走到叁合镇的时候已经晌午了。原本担心乡镇的巷子会不会开得晚,结果完全多虑了。新建路旁边的几条巷子比城里还热闹,卖农具的、补锅的、弹棉花的,各种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营生都在照常进行。有位大爷坐在自家门槛上编背篓,说这条巷子几十年都这样,天亮了就开门,太阳落山才收摊。

不过要说最有生活气息的,还得是各大菜市场周边的小巷。明月巷紧挨着城北市场,早上七八点就开始人挤人。新鲜的时令蔬菜摆在巷子两侧,莴笋还带着露水,番茄红得发亮。巷子里的店铺也随着菜市的节奏早早开门,肉铺、豆腐坊、调料店,要什么有什么。

转到纪念碑附近时,发现有些巷子正在整修。围着蓝色挡板的巷口贴着通知,说是要更新下水管道。施工时间都安排在晚上,基本上不影响白天的营业。这点倒是挺贴心的,既改善了环境,又照顾了商户生意。

走得累了,随便在路边的巷口找了家小店歇脚。老板娘很健谈,说现在江油这些小巷子基本都恢复正常营业了,只是有些店铺可能会轮休。"想来逛的话,最好避开周一上午,那会儿不少店家休息。"她一边擦桌子一边提醒我。

太阳西斜时,我又回到了青莲巷。下午的巷子和早晨完全不同,茶馆里坐满了下棋的人,巷子飘着各家晚饭的香味。这一天走下来,发现江油开放的小巷子远比我预想的要多。它们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看似不起眼,却承载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。下次要是还有人问起,我可算能说出个所以然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