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海选场子,南雄选拔活动现场
这南雄海选场子,比我想象的可热闹多了!刚走近就听见里面人声鼎沸,感觉整条街的活力都汇聚到这儿了。
门口挤满了来看热闹的街坊,有个大爷踮着脚往里瞅,嘴里还念叨着:“今年阵仗挺大啊。”旁边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,看样子是在直播。我顺着人缝往里挤,好不容易才看清里面的情形。
台前台后两重天
台上,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正在清唱客家山歌,嗓音清亮亮的,像山涧流水。她双手紧张地捏着衣角,可歌声却稳得很。评委席上几位老师频频点头,有个女老师还跟着节奏轻轻打拍子。
转到后台,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准备上场的选手们有的在反复练习动作,有的对着墙默词,还有个大叔在整理他的采茶戏行头,那妆容画得叫一个精致。角落里,两个小丫头互相打气:“别紧张,就当在村里戏台表演一样!”
说实话,这种接地气的选拔活动现场,比电视上的选秀节目有意思多了。没有华丽的灯光舞美,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,那种对舞台的渴望藏都藏不住。
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个晒得黝黑的年轻人,他表演的是舞春牛。戴着斗笠,披着蓑衣,跟着锣鼓点儿扭得那叫一个欢实。虽然动作不算特别标准,可那股子憨厚劲儿把台下观众都逗乐了。评委老师笑着问他为什么选这个节目,他挠挠头说:“咱南雄人嘛,就得演点接地气的。”
这话说得实在。南雄选拔活动现场看到的节目,大多带着泥土气息——有唱采茶戏的,有表演手狮舞的,还有用竹竿表演打油舞的。这些节目可能在专业评审眼里不够完美,但每一个都透着南雄特有的味道。
中场休息时,我跟工作人员聊了几句。他说今年报名的人特别多,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有。“大家就是图个乐呵,把咱们南雄的传统文化展示展示。”
确实,在这个南雄海选场子里,输赢反倒不那么重要了。重要的是有这么多人愿意站上舞台,把平时在地头田间、在村口榕树下的才艺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来。这种自信,这种对生活的热情,比任何奖项都珍贵。
太阳渐渐西斜,海选还在继续。新上场的选手带着二胡,调试琴弦的声音透过喧嚣传来。台下观众的注意力又被吸引过去,不时爆发出掌声和叫好声。
走出场地时,回头望了眼依然热闹的南雄海选场子,心里忽然很踏实。这些朴素而真实的才艺,这些敢于展示自己的普通人,或许就是这片土地最宝贵的财富。明天决赛,我一定还要来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