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城品茶海选工作室,晋城品茗优选会所推荐
周末和朋友聊起晋城的茶馆,他突然问我:“你知道现在哪里能找到环境好、茶品全的地方吗?”我笑着指了指手机里收藏的那家店。在晋城想找个舒服的喝茶去处,还真得花点心思。
记得第一次推开那家工作室的玻璃门,满屋茶香就让人不自觉放松下来。穿着棉麻围裙的茶艺师正在冲泡凤凰单丛,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杯里晃出粼粼波光。她边洗茶边和我们聊天:“很多客人说在晋城找不到专业的品茶场地,所以我们特意把全国各地的名茶都收罗过来了。”
茶香里的别有洞天
沿着原木展架慢慢看,武夷岩茶、云南普洱、安溪铁观音整齐排列,每个茶罐都贴着详细产地和年份。靠近窗边的位置摆着几组素色茶具,有位老先生正独自泡着熟普,他说每周都要来这儿坐半天:“比起喧闹的茶馆,这里更能静心品茶。”
茶艺师给我们泡了当季的明前龙井,嫩芽在八十五度热水中缓缓舒展。她轻声提醒:“现在温度刚好,能尝出豆香味。”果然,入口清甜回甘,和平时随便泡的完全不是同个味儿。朋友抿了一口打趣:“这可比喝酒有意思多了。”
二楼还设了叁个不同风格的茶室,新中式的雅致,日式的简约,最里边那间居然摆了苏州搬来的老船木茶台。店员说经常有公司来这儿办茶会,上周刚给银行客户办了场宋代点茶体验。
在茶汤里遇见知音
某个雨天的午后,我在这儿遇到位特别的老茶客。他专注地看着茶叶在水中沉浮,突然转头问我:“你尝出这泡茶里的山场气息了吗?”原来他曾在武夷山种了二十年茶叶。我们聊着不同海拔茶叶的差异,他顺手教我如何通过叶底判断发酵程度:“好茶叶片舒展后依然饱满,像刚摘下来似的。”
后来每次去都能遇见熟面孔。穿汉服来拍照的年轻女孩,带着笔记本电脑工作的自由职业者,还有组团来学习茶道的退休教师。有次撞见他们在举办小型茶饼分享会,七八个茶友轮流品鉴着九十年代的老茶,满室飘着陈年茶香。
现在朋友聚会要是拿不定主意去哪儿,我总会提议:“要不还去那家品茶工作室?”每次都能发现新惊喜,上周他们刚进了批桐木关的金骏眉,茶汤带着天然蜜香,配着手作桂花糕正好。出门时看见新来的客人站在招牌前犹豫,我都会多句嘴:“进去看看吧,挺值得的。”
夜幕初垂时分的品茶室别有情调,暖黄灯光落在茶海上,几位晚归的客人还在不紧不慢地喝着夜茶。茶艺师正在整理今天消耗的茶叶,青瓷罐里飘出若有似无的茶香。这样的夜晚,确实比在喧闹场合更让人留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