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品茶上课群,安国茶道学习交流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45:50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被朋友拉进了一个叫“安国品茶上课群”的圈子,本来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,没想到一待就是小半年。这个群,或者说这个“安国茶道学习交流圈”,还真有点意思。

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,是在一个安静茶室里。老师傅没讲什么高深理论,就是摆开几个不同年份白茶,让我们自己看、自己闻、自己泡。有人把水烧得滚烫直接冲下去,老师傅连忙摆手:“别急别急,这茶娇贵,得用85度水温柔点。”大家哄笑起来,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。就是在这种轻松氛围里,我慢慢分清了什么是“毫香”,什么是“陈韵”。

从喝茶到懂茶

在“安国品茶上课群”里泡久了,发现自己过去真不算会喝茶。群里常有人分享自己存茶经历——南方朋友为防潮绞尽脑汁,北方茶友却要天天加湿。有个大姐说,她存了五年的普洱,最近打开发现有了梅子香,兴奋地在群里连发好几段语音。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,特别有感染力。

上周我们办了次盲品活动,挺考验人的。叁款龙井摆在面前,要从外形、香气、滋味里找出差别。我自以为能分辨,结果还是把雨前茶认成了明前茶。老师笑着说:“这不丢人,舌头是需要练的。多喝、多对比,慢慢就懂了。”这句话让我放松不少,学茶嘛,本来就是个享受过程。

说起来,这个“安国茶道学习交流圈”最难得的是那份包容。无论你是资深茶客还是纯粹好奇的新手,都能找到自己位置。没人摆架子,也没人嫌你问题幼稚。有次我问为什么紫砂壶要一壶侍一茶,立刻有好几位群友从烧结程度、气孔结构讲到茶汤浸润,还约好下次带他们养了多年的壶来给我看。

现在每次泡茶,我都会想起群里学到的那些小窍门:水要活,心要静,出汤时间要心中有数。更重要的是,开始留意每泡茶之间细微的变化,就像听它讲述自己的故事。茶还是那片茶,但因为多了这些朋友分享,滋味似乎都丰富了起来。

前几天又有个新人进群,怯生生地问:“我什么都不懂,能在这里学品茶吗?”好几个群友同时回复:“当然可以,我们都是从不懂开始的。”看着这些对话,不禁想起自己刚进群时的样子。这个圈子就像个好客的主人,永远为新朋友备着温暖的茶汤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