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平耍女娃,恩平女孩游玩记
恩平耍女娃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,其实就是咱们恩平姑娘会玩爱逛的意思。今天跟着我的脚步,看看本地姑娘们周末都往哪儿钻。
要说恩平女孩游玩首选,那肯定是鳌峰山。山不算高,爬起来不费劲,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又想运动又怕累的姑娘。我常约闺蜜周六早上去,沿青石台阶慢慢走,路边相思树开得正欢。走到半山腰那个凉亭非得停下来不可——不是真累,是要拍照啊!举着手机找角度,背后是整个恩平城,发朋友圈必须配上"今日份运动达成"。
小城里的慢时光
下了山往中山公园晃,这才是恩平耍女娃的精髓。老榕树下永远有阿公阿婆在唱粤曲,我们找个石凳坐下,从包里掏出在锦江市场买的黄皮糕。说起锦江市场,那真是宝藏地方,每个恩平女孩都晓得哪家的猪肠粉最滑,哪摊的艾糍最香。游客挤在特产店买烧饼时,我们正趴在老字号玻璃柜前挑新鲜出炉的蛋挞。
记得有回带外地朋友逛,她惊讶地说你们恩平人真会生活。我咬着吸管喝甘蔗汁,心里偷着乐。是啊,我们从小就知道哪条巷子藏着最正宗的豆腐角,哪个时段去温泉人最少。这座小城的好,得像品陈皮那样慢慢咂摸。
黄昏时分必须去锦江边。不像大江大河那么气势汹汹,我们的锦江温柔得很。岸边的紫荆花一开,整条路都变成粉色的。经常碰到熟人,站着聊会儿天,说说最近新开的糖水店。江水慢悠悠地流,日子也慢悠悠地过。
舌尖上的恩平记忆
说到吃,恩平女孩可太有发言权了。周五晚上约饭是雷打不动的节目,但去的从来不是大酒楼。要么是巷子深处的牛杂铺,要么是河边的大排档。濑粉要吃那家老字号,汤头是用鱼骨熬了整夜的;烧鹅必须赶刚出炉的,皮脆得能听见咔嚓声。
上周和发小去她奶奶家,老人家用灶台给我们做了一道家乡豆角糍。坐在院子里吃着,忽然就想起小时候。那时我们这群女娃满街跑,五毛钱就能买根冰棍,蹲在巷口吃完再回家。如今大家都工作了,可聚在一起还是老样子,说着只有我们懂的恩平话,分享着彼此知道的小店。
这座城市啊,把我们都宠坏了。去外地读书时总想念这份悠闲,回来后每个周末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同学群里最热闹就是约周末去哪儿,有时单纯就是去某个同学家蹭饭,阿姨做的芋头糕永远是最香的那个。
夜晚的恩平另有一番味道。年轻人爱去新开的奶茶店,而我们这些恋旧的,还是喜欢去西门市场那边逛夜市。灯光不太亮,人声嗡嗡响,烤生蚝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。买碗豆腐花,站在路边吃完,擦擦嘴心满意足地回家。
恩平耍女娃的日子就是这么朴实自在。不需要去多远的地方,在这座熟悉的小城里,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。也许明天,我又会发现某个有趣的角落,然后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姐妹们——这大概就是作为恩平女孩最幸福的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