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兴品茶上课工作室,德兴品茶研习坊课堂
德兴品茶上课工作室,德兴品茶研习坊课堂,这两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?前几天路过城南老街,一抬头就看见这块招牌。暖黄色的灯光从木格窗里透出来,隔着玻璃都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。我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——是叫工作室还是研习坊呢?后来推门进去才弄明白,原来啊,这儿既是教人泡茶的工作室,也是个让大家慢慢品茶、交流心得的课堂。
前台姑娘正在给新到的茶叶分类,看到我就笑着招呼:“先坐下喝杯茶吧,今天刚到的大红袍。”她边说边取出白瓷盖碗,手法熟练地温杯、投茶、注水。水冲下去的瞬间,一股带着炭焙香的茶味就飘了出来,整个屋子仿佛都暖了起来。
茶香里的相遇
坐在我对面的王阿姨是这里的常客。“我每周叁下午都来,”她端起茶杯轻轻闻了闻,“儿子上大学后,家里空落落的。来了这儿才发现,原来泡茶有这么多讲究。”她说刚开始连水温都掌握不好,现在居然能品出不同山场茶叶的细微差别了。
确实,在德兴品茶上课工作室,你总能遇见各种各样的人。有想来学点手艺的年轻人,有寻找安静角落的上班族,还有纯粹爱喝茶的老人家。大家围坐在那张老榆木茶桌旁,手里捧着茶杯,聊着天,时间就这么慢了下来。
负责教学的林老师特别有意思。他泡茶时总爱说:“别急着喝,先看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的样子。”有一次他教我们品鉴不同季节的龙井,让大家猜哪杯是明前茶。我尝了好几杯都觉得差不多,旁边的大叔却一口就尝出来了。“春天的茶啊,有种特别的鲜爽,”他眯着眼睛说,“就像初春早晨的那股气息。”
慢慢来,比较快
在德兴品茶研习坊课堂里,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“慢慢来”。现在的日子过得飞快,大家做什么都急着要结果。可在这里,光是学习怎么拿盖碗就得练上好几次——太烫手,姿势不对,水流控制不好……每个细节都要反复琢磨。
记得我第一次成功泡出一壶香气十足的凤凰单丛时,那种成就感真是没法形容。林老师在旁边点点头:“看,静下心来,自然就能泡出好茶。”他说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好茶叶,但总是随便一泡就喝了,怪可惜的。
这话让我想起家里那罐朋友送的铁观音,确实被我随便扔在柜子里很久了。从那以后,我开始学着认真对待每一泡茶,发现同样的茶叶,用心泡出来的味道真的不一样。
德兴品茶上课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:“茶如人生,需要细细品味。”有时候我觉得,来这里不只是学泡茶技巧,更像是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角落。手机调成静音,专心看着热水注入茶杯,看着茶叶慢慢沉浮,心情真的会平静下来。
上周碰见个来做茶艺体验的年轻姑娘,她说这是她给自己安排的“放空时间”。“在公司整天对着电脑,到这里碰碰温暖的茶杯,闻闻茶香,整个人都放松了。”她学着用茶夹分茶的样子特别认真,虽然动作还不太熟练,但那份专注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。
茶确实有种神奇的魔力。在德兴品茶研习坊课堂,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,又在茶香中找到了某种慰藉。可能这就是为什么,这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地方,能吸引那么多人一次次地回来。毕竟,能让人慢下来的地方,现在真是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