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辩辩700块4小时不限次数,景德镇700元4小时陶瓷体验
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在问“景德镇辩辩700块4小时不限次数”是怎么回事,说实话刚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也纳闷,这数字组合得也太奇怪了。直到上周末亲自去了趟景德镇,才搞明白这原来是个陶瓷体验的暗号。
说来也挺有意思,现在年轻人传消息都爱用这种数字暗语。我那天在陶溪川逛的时候,就听见两个学生在讨论:“你说那个700块4小时的项目靠谱吗?”另一个笑着说:“比单独买体验券划算多了,光是拉坯就能玩到尽兴。”
藏在老瓷厂里的宝藏体验
顺着指路牌拐进叁宝村的一个老瓷厂,红砖房外立着块木牌子,上面手写着“陶瓷创作4小时体验”。老板娘正在院里修坯,头也不抬地说:“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700块项目。时间从你坐下那刻开始算,泥巴随便用,工具随便使,做多少都能带走。”
我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,看着工作台上摆满的各种工具,突然有点不知道该从哪下手。旁边来了对情侣,女生正在抱怨:“上次在别处体验,拉坯半小时就结束了,根本没过瘾。”她男朋友接话:“这回好了,4小时够你玩到尽趣。”这话倒是真的,光是我试着拉坯就花了整整一小时,失败叁次才勉强做出个歪脖子杯子。
指导老师老周在旁边转悠,看我对着不成形的泥坯发愁,笑着说:“别急,这4小时就是让你慢慢摸索的。很多人刚开始都这样,到第叁个小时就找到感觉了。”他顺手扶正我的泥坯,“记住啊,手心要稳,力度要匀,就像谈恋爱得慢慢来。”
说来也怪,连续折腾两个多小时后,我真能拉出像样的碗了。老周说这就是不限时间的妙处——没有人催着你赶进度,反而能静下心来感受泥土在指尖流动的韵律。
隔壁工作台来了个广州来的姑娘,她说这已经是她这周第叁次来了。“第一次做的那套茶具烧出来效果特别好,送给我爸当生日礼物,他以为是哪个大师的作品呢!”她边说边给新做的花瓶刻花,“这种不限次数的创作自由,在别的体验工坊很难找到。”
快到傍晚时,我的作品已经摆满整个晾架:叁个茶杯、两个碗,还有个尝试做的烟灰缸。算算成本,要是单买这些瓷器起码要花上千元,现在连制作过程的乐趣都体验到了。
准备离开时,看见新来的游客正在咨询。老板娘还是那句话:“景德镇700元4小时陶瓷体验,时间管够,作品管够。”那人犹豫着问能不能只体验两小时,老板娘摇头:“这东西得沉浸进去才有意思,匆匆忙忙的哪能做出好东西?”
回程路上我一直在想,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,能有个地方让你完全沉浸在创作里,不用担心时间,确实是件难得的事。那些看似奇怪的数字暗号,或许正是年轻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通行证,指引着志趣相投的人找到这样的宝藏地方。
现在再看到“景德镇辩辩700块4小时不限次数”这样的消息,我都会会心一笑。这串数字背后,藏着的是一段可以自由创作的时光,是双手沾满泥巴的快乐,更是带回家的每件作品里独一无二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