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大同站后巷弄景致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43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来大同旅游的人啊,十有八九都是冲着云冈石窟和悬空寺去的。可我偏偏对火车站后面那片巷子着了迷。

说也奇怪,明明就隔着一道围墙,墙外是轰隆隆的火车声,墙里却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。青石板路坑坑洼洼的,缝里钻出几撮青草,走起来得留点神。有个住在巷子里的老大爷坐在门槛上抽旱烟,看见我这生面孔也不惊讶,就慢悠悠说了句:“这地儿啊,比你们年轻人喜欢的那种仿古街有意思多了。”

巷子里的老手艺

往里走几步,有个修鞋摊子。老师傅姓王,在这摆了叁十多年摊。他说以前这条巷子可热闹了,卖煤的、卖菜的、补锅的,啥都有。“现在嘛,”他手里不停,锥子穿过鞋底,“就剩我们几个老家伙还在这儿守着。”他修鞋不用电动工具,全是手工,针脚密实得很。有年轻人说他这手艺该申请非遗,他摆摆手:“啥非遗不非遗的,就是混口饭吃。”

再往里走,飘来一阵醋香。是家酿醋的小作坊,老板正翻着醋缸。他说他家的醋还是用老法子酿,得晒足一百八十天。“那些速成的,叁个月就出厂,能比吗?”他说这话时挺自豪的。我买了瓶尝尝,确实醇厚,带着粮食的香气。

巷子两旁的房子大多还是老样式,灰砖墙,木门窗。有的门虚掩着,能瞥见里头的天井,种着花花草草。偶尔有自行车叮铃铃骑过,骑车的人也不着急,慢悠悠的,像是和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没什么关系。

墙里墙外两个世界

站在巷子深处,能听见火车进站的汽笛声,但感觉特别遥远,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过来的。这大概就是大同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最神奇的地方——明明就在火车站旁边,却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节奏。那些老住户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,该干嘛干嘛,洗菜的继续洗菜,下棋的继续下棋。

有个大妈在门口摘菜,看我站着发呆,就招呼我坐下歇歇。她说她在这儿住了大半辈子,子女都在城里买了楼房,让她搬过去,她不肯。“这儿多好啊,街坊邻居都认识,出门买个菜,一路上能聊好几个人。”她说这话时,手里的韭菜一根根择得特别仔细。

是啊,这种人情味儿,确实是高楼大厦里找不到的。在那些现代化的住宅区,住了几年可能都不知道对门姓什么。但在这里,谁家做了好吃的,都会给邻居端一碗。

夕阳西下的时候,大同站后巷弄景致最美。金色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,把一切都染成了暖色调。炊烟袅袅升起,夹杂着炒菜的香味。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走进巷子,不时停下来和邻居说几句话。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笑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。

我忽然明白了那个修鞋王师傅为什么不搬走。这里不只是几条巷子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在别处已经很难找到的、缓慢而真实的生活。

天色渐暗,我该走了。回头望了一眼,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,昏黄温暖。火车站的霓虹灯在远处闪烁着,但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藏着大同这座城市的另一面——不那么光鲜,却格外真实动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