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都凤楼信息同城附近,江都凤楼同城周边资讯
这两天想找个附近放松的地方,突然发现朋友圈好几个人都在提江都凤楼。说真的,之前路过几次都没太注意,这回仔细一搜才发现,原来它离我家就隔了两条街!这地方啥时候变得这么热门了?
要说现在的同城信息传播真是快,早上刚看到邻居在群里分享江都凤楼的演出时间表,下午买菜时就碰到楼下的阿姨在说周末要带孙女去看皮影戏。这种口口相传的效果,比刷半天手机还有用。
藏在老城区的新鲜事
趁着周末有空,我特意去转了一圈。没想到工作日的下午,凤楼院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。靠窗的那桌应该是老顾客,正慢悠悠地喝着茶,偶尔朝戏台方向望两眼。服务员说最近叁个月生意特别火,特别是晚上场,不提前订位还真不一定有座。
让我意外的是,来这里的不只是中老年人。靠角落的位置坐着几个年轻人,看样子像是大学生,边翻手机边讨论着刚才的表演。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姑娘说,她是在同城论坛看到推荐才找过来的,“比想象中有意思多了”。
说到江都凤楼同城周边资讯的传播,现在确实方便。我后来在本地生活群里看到,连隔壁区的人都专门坐地铁过来。有位带着孩子的妈妈说得实在:“这种地方带孩子来正合适,既能感受传统文化,又不用跑太远。”
不经意间的变化
其实仔细想想,这种变化早有苗头。去年这个时候,凤楼还主要做些传统戏曲演出,观众也多是熟客。今年开春以来,他们陆续增加了相声专场、民乐演奏,甚至还有周末的亲子工作坊。这些新节目通过同城平台传播开后,确实吸引了不少新面孔。
上周在凤楼遇到位从城西过来的老先生,他说每个月都要来两叁次。“现在要找这么个舒心的地方不容易啊,”他端着茶杯感慨,“节目更新得快,环境也保持得不错。”这话说得在理,现在的确很难找到既能消遣又不会太吵闹的场所了。
说到环境,凤楼最近把后院重新整理过了,添了不少绿植。傍晚时分坐在那里,听着隐约传来的丝竹声,确实挺惬意的。难怪最近在同城推荐里,经常看到有人晒这里的照片。
不过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还是上周末那场即兴表演。本来只是常规的曲艺演出,中间突然有位年轻观众自告奋勇上台唱了一段。虽然不算专业,但那份投入的劲儿赢得了满堂彩。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,在别的场所还真不太多见。
最近天气转凉,凤楼特意在院子里加了几个暖炉。这个细节挺打动人,说明他们确实在用心经营。现在晚上过去,经常能看到叁五好友围着暖炉喝茶聊天,偶尔抬头看看表演,那种松弛自在的氛围,确实是快节奏生活里难得的调剂。
有时候觉得,像江都凤楼这样的地方能重新热闹起来,也许不只是因为节目多或者位置方便。更可能是因为,大家开始愿意慢下来,在身边寻找这种实实在在的、能让人放松的体验。你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