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祥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钟祥150的爱情在哪个街区
这两天刷朋友圈,总能看到有人在问“钟祥150的爱情在哪条街”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,我心里直犯嘀咕:这“150”是啥意思呢?是门牌号?还是什么特别的代号?后来问了几个老钟祥才弄明白,原来这“150”说的是咱钟祥老一辈人常提起的150工厂。
说起150厂,那可是有年头了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叁线建设那会儿,从全国各地来了不少技术工人,就住在现在的宫塘社区那一带。那时候厂区就是个小社会,食堂、医院、学校啥都有,职工们都住在家属院里。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,那时候谈恋爱可不像现在这么随便,两个人要是看对眼了,最多也就是下班后沿着厂区那条梧桐树大道散散步。
那条承载着记忆的老街
你要是真想找“钟祥150的爱情在哪条街”,那得去宫塘路转转。这条路以前就是150厂的生活区主干道,路边那些有点年头的红砖楼,现在看着不起眼,当年可是时髦得很。我认识的一位退休老师傅跟我说,他和他老伴就是在这条街上认识的。“那会儿啊,”他眯着眼睛回忆,“晚上七点多,路灯刚亮起来,我俩就一前一后地走,她在前,我在后,隔着十来步远,生怕被熟人看见说闲话。”
现在这条路变了样,沿街开了不少小店,但仔细看,还能找到些当年的影子。那家老式理发店,开了叁十多年了;还有那个小卖部,虽然牌子换成了超市,但老板还是原来那家人。春天的时候,路边的梧桐树长出嫩叶子,阳光从缝隙里洒下来,恍惚间还能感觉到当年的那种氛围。
其实“钟祥150的爱情在哪个街区”这个问题,不只是在问具体的地点,更像是在问那段岁月里质朴的情感。那时候谈恋爱,没现在这么多花样,可能就是一起吃碗面,或者在厂区俱乐部看场电影。但那种感情,踏实,长久,很多150厂的夫妻一过就是一辈子。
前阵子碰到个从武汉回来的中年人,他说他父母就是150厂的退休职工,特意让他回来拍点宫塘社区的照片。“我爸说想看看以前和我妈常走的那条路还在不在,”他边说边举着手机四处拍,“他们说那时候谈恋爱,最远就到宫塘边上,连手都不敢牵。”
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,选择多了,方式也多了,但好像少了点那种小心翼翼的珍重。不是说现在不好,只是那个年代的感情,有它独特的味道。你要是哪天路过宫塘路,看到有老夫妻搀扶着在路边散步,那很可能就是当年的150厂职工。
所以啊,要是再有人问起钟祥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你可以告诉他:去宫塘路走走吧。虽然时代变了,街景也变了,但那段对于150厂的爱情记忆,还留在那些老房子、老街道里,等着有心人去感受。说不定你去了,还能碰到在那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,他们会很乐意给你讲讲当年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