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安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陕北叁百元的温情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6:42:0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是个陕北常见的黄土坡,日头把路面晒得发白。我盯着手机屏幕上最后叁百块余额发愣,下一份工钱还得等半个月。就在这时,我遇见了李秀兰。

她蹲在路边卖杏子,柳条筐里黄澄澄的。我问价钱,她抬头擦汗,脸颊红扑扑的:“叁块一斤。”我称了两斤,递过去十块钱。她翻遍口袋凑不出零钱,急得直跺脚。最后她塞给我满满一布兜杏子:“这些抵了吧,俺不能占你便宜。”

第二天我又路过,她老远就喊:“给你留了最甜的!”后来每天买杏子成了习惯。有回暴雨突至,她收摊不及,我冲过去帮她抬筐子,两人湿透却笑得开心。她掏出手绢包着的鸡蛋:“今早煮的,还温乎。”

那叁百块钱

发工钱前叁天,我只剩叁百块。秀兰突然说要去县城照顾生病的姑姑,车费正好叁百。我把钱全塞给她,她眼眶红了:“这怎么行...”我说杏子甜,值这个价。

她走后的日子特别长。工友笑我傻,说这钱肯定打水漂。我也不确定,只是想起她递来鸡蛋时手心的温度。

第十天黄昏,她突然出现在工棚外,提着山药和一双纳好的鞋垫。“山药给工友们尝尝,”她小声说,“鞋垫...你走路多,垫着不累。”最让我惊讶的是,她还了我的叁百块钱——都是用零票仔细迭好的。

后来我才知道,那叁百块真是她借的。她白天照顾病人,晚上帮餐馆剥蒜头,一根一根地攒。她说:“陕北人认死理,情义比钱重。”

这延安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就像黄土高坡上的山丹丹,不要金不要银,只要那份实心实意。现在秀兰成了我媳妇,偶尔提起这事,她还会红着脸拧我:“早知道你这人这么傻,当初就不该收那钱。”

可我知道,就是这份傻气,让我们在茫茫人海里认出了彼此。陕北叁百元的温情故事里,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钱,是风雨里一起抬过的筐,是手绢里捂着的鸡蛋,是夜里剥蒜熬红的眼睛。

如今我们在镇上开了小超市,秀兰总爱在柜台边放筐杏子。有顾客问价,她笑着看看我,还是那句:“叁块一斤。”好像一切都没变,又好像什么都变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