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门站街快餐约学生,海门学生快餐约见
海门这座小城最近有点不太平,我表姐家就住在老城区那边,前两天打电话说起巷子口总站着些年轻面孔,穿着校服蹲在便利店门口刷手机,一蹲就是大半天。
这事儿听着挺新鲜。我们上学那会儿放学都赶着回家写作业,现在倒好,街上晃悠的孩子越来越多。巷子深处那家快餐店最近生意特别火,下午叁四点就挤满了穿校服的学生,十几块钱能买份汉堡可乐,能蹭奥颈贵颈还能吹空调。
巷子里的生意经
我特意挑了周四下午去转了转。快餐店靠窗的位置坐着两男生,校服拉链敞着,桌上摊着作业本,眼睛却盯着手机屏幕直放光。“再组两个人就能开黑”,穿蓝校服的男生边说边吸溜着可乐。收银台前排队的学生里,有个小姑娘正和同学抱怨:“我妈非让我放学直接回家,我说在图书馆写作业呢。”
老板娘边擦柜台边和我搭话:“这些孩子啊,都说家里没人,来这儿写作业。”她压低声音,“其实好多是约着出来玩的。前天还有个家长找过来,说孩子偷拿了她五百块钱,在这儿请同学吃了叁天快餐。”
转角修车铺的老张看得更明白:“现在这些娃精着呢。上周五我看见几个男生凑钱买了个生日蛋糕,在快餐店给女同学过生日,那群孩子闹到晚上九点多才散。”
要说这海门学生快餐约见的事儿,还真成了个普遍现象。学校五点放学,家长六点才下班,这一个小时的空档期,快餐店就成了孩子们的临时据点。写作业的、玩手机的、聊天的,干什么的都有。
前两天在公交车上听见两个女生聊天:“明天咱们还去那儿写作业吧?”“行啊,反正我妈今天看见我数学及格了,应该不会查那么严。”其中一个女生说着把校服袖子往上捋了捋,露出手腕上崭新的手表。
我家楼下王老师教初中语文,她说最头疼批改作文时看到“和同学在快餐店讨论功课”这样的句子。“现在孩子编理由都懒得动脑筋,全往快餐店推。上周收上来五篇作文,叁篇都写这个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孩子。现在家长都忙,放学后的时间确实难安排。补习班太贵,网吧不让去,总得有个地方待着。这海门站街快餐约学生的现象,说到底还是孩子们自己找的解决办法。
昨儿傍晚路过那家快餐店,隔着玻璃看见个熟悉的身影——邻居家读初二的小浩,正和叁个同学埋头写作业呢。他抬头看见我,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赶紧把桌上的手机塞进书包。我冲他点点头,没进去打扰。
回家时在小区门口碰见小浩妈妈,顺口提了句看见小浩在快餐店学习。她叹了口气:“知道他去那儿,总比去网吧强。就是担心他乱花钱,上周刚充了二百块会员卡。”
看来这海门学生快餐约见的风气,一时半会儿是改不了了。孩子们在这儿找到了自由空间,家长也是睁只眼闭只眼。只是苦了快餐店员工,每天得收拾满桌的薯条渣和可乐杯。
今晚路过时特意往店里瞧了眼,灯还亮着,靠窗那桌又换了批新面孔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对着课本发愁,旁边短发女生凑过去给她讲题。这场景,倒真有几分自习室的样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