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州水磨工作室喝茶,邓州水磨茶室品茗时光
从邓州老城区拐进一条窄巷子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是有些年头的砖房。走着走着,空气里忽然飘来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,混着老木头潮湿温润的气息。抬头一看,一块朴素的木匾上写着“水磨工作室”,旁边还添了行小字:“闲来吃茶”。
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,时光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。院子不大,角落里果真放着一盘老石磨,磨槽里还残留着些许深褐色的茶末。工作室的主人是个中年男人,穿着亚麻衫,正不紧不慢地烫洗着茶具。见有人来,他只是抬头笑了笑,说了声“随便坐”,便继续忙活手里的活计。
茶香里的寻常滋味
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看着他温杯、投茶、注水,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没有过多介绍这是什么名贵的茶,他只简单说了句:“今年的秋茶,味道还算醇和。” 第一泡茶汤颜色清亮,入口微苦,但回甘很快,喉间留下一片润泽。怎么说呢,那味道不惊艳,却让人感觉很踏实,就像小时候在外婆家喝到的茶味。
隔壁桌坐着位老人家,眯着眼小口啜饮,手边还放着本翻旧了的《邓州市志》。偶尔和工作室主人聊上几句今年的天气,或者说哪条老街又要修缮了。他们的对话断断续续,大部分时间各自安静,只有茶水注入杯中的声音,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。
我突然明白了,这地方吸引人的,或许不全是茶的品质,而是这份难得的从容。现代人习惯了赶时间,连喝茶都追求什么“茶道速成”,却忘了喝茶本身就是需要慢下来的事。在这里,没有人催促你快点喝完离开,你可以安心地发呆,看着阳光从东边的窗格慢慢移到西墙。
第二泡的茶汤浓了些,滋味更厚实。主人这才多说了几句,原来“水磨”这个名字,真是源自那盘石磨——他偶尔还会用它来研磨一些特制的茶粉。“慢工出细活嘛,”他笑着说,“就像这喝茶,急不得。” 他说现在很多人专门跑来,就为了在这坐一个下午,什么也不做,只是喝茶。
墙角的石磨静默无声,但它似乎一直在诉说些什么——对于时间,对于耐心,对于那些被快节奏生活遗忘的东西。在邓州水磨工作室喝茶的这段时光,让我想起木心那首诗:“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,马,邮件都慢...” 坐在这里,你突然就懂得了那种慢的珍贵。
茶泡到第五道,味道渐渐淡了,但喉间的甘甜却久久不散。离开时已是黄昏,巷子里亮起了暖黄的灯。我忽然觉得,邓州水磨茶室品茗时光之所以让人留恋,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杯茶的时间,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提醒——在每个人都要奔跑向前的时代里,偶尔也该有这样的角落,允许你停下来,简单地喝杯茶,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