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江火车站300一次,枝江北站服务一次叁百元
车站边的明码标价
那天从枝江火车站出来,耳边飘过一句话,声音不大,但字字清晰——“枝江火车站300一次”。我愣了一下,转头看去,是个穿着朴素的大姐,正对着手机低声说着。她察觉到我的目光,有些不自在地转过了身。这个数字和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,让我心里泛起一丝异样。
我常在这条线上跑,对枝江北站也不陌生。候车时刷手机,在同城信息里又看到了类似的字眼:“枝江北站服务一次叁百元”。这次配了张图,是车站广场的夜景,霓虹灯闪烁。我不禁皱了皱眉,心里琢磨着,这“服务”究竟指的是什么?是正经的便民服务,还是藏着别的门道?
坐在候车室的塑料椅子上,我观察着来往的人群。有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车的旅客,也有看似悠闲、四处张望的人。一位保洁阿姨正在擦拭垃圾桶,她告诉我,这些“300一次”的小广告时不时就会出现,清理了又贴,像野草一样除不尽。“谁知道是做什么的,”她摇摇头,“反正小心点总没错。”
走出车站,我发现广场角落里站着几个年轻人,他们不像是等车的,眼神总在出站口徘徊。一位出租车司机悄声说,这些人就是提供“服务”的,专挑独身旅客搭话。“叁百块,说是带你去个好地方,”司机撇撇嘴,“可别上当。”我这才意识到,原来那句“枝江火车站300一次”背后,藏着这样的猫腻。
回到家,我跟在枝江工作的老同学聊起这事。他叹了口气,说这种情况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了。火车站周边流动人口多,管理难度大,总有人钻空子。“特别是晚上,那些‘枝江北站服务一次叁百元’的招揽就更猖獗了,”他说,“已经有不少人反映过这个问题。”
我想起上周在枝江北站目睹的一幕。一位中年男子被两个年轻人缠住,非要带他去“放松一下”。男子明显不耐烦了,大声说:“我还要赶车!”这才把那两人喝退。周围的人都看到了,却没人上前,大家似乎都习惯了这种场面。
其实不只是枝江,很多车站周边都有类似现象。这些“300一次”的服务像牛皮癣一样黏在城市的门面上,给旅客带来困扰,也影响了城市形象。有位在附近开小吃店的大叔说,他经常看到有旅客被纠缠,“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不熟悉本地情况的外地人,最容易成为目标”。
夜幕降临,枝江火车站的灯光亮起,广场上的人影变得模糊。那句“枝江火车站300一次”的低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。我想,出门在外的人,谁不希望能有个安全、舒心的环境呢?这些隐藏在车站角落的灰色交易,确实该有人来管管了。
前几天路过枝江北站,看到墙上新贴了警方的提示牌,写着“谨防车站周边非法揽客”。这算是个好迹象吧。但愿以后旅客们听到的不再是“枝江北站服务一次叁百元”这样的暗语,而是实实在在的出行指引和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