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火车站小巷子200一次,赤壁站旁巷内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5:09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赤壁火车站,听见两个大叔在出站口聊天。一个说要去巷子里找地方歇脚,另一个直接摆摆手:“别去那些小巷子,听说现在都要这个数。”他伸出两根手指头晃了晃。

我放慢脚步,假装系鞋带。穿蓝工装的大叔掏出烟:“两百?去年不才一百五么?” “早涨价啦!”穿灰夹克的接过烟,“就火车站西边那条巷子,现在统一定价,两百一次,少一分都不行。”

巷子里的生意经

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陪亲戚在赤壁站转车。当时想找厕所,拐进西边那条窄巷。好家伙,巷子两边全是家庭旅馆,每家门口都坐着人。有个大姐直接朝我喊:“住宿吗?有热水!”我摇摇头说找厕所,她立刻指着巷尾:“厕所收费,两块钱一次。”

等等,我突然琢磨过味儿来——该不会那些人说的“两百一次”,就是指这些旅馆吧?想想也是,火车周转的旅客那么多,有些人确实需要找个地方短暂休息。从下午叁点到五点,正好是两个小时,洗个澡睡会儿觉,赶晚上七点的车。这个价格,在火车站周边倒也算公道。

我家楼下开超市的老陈听说我在打听这个,笑得直拍大腿:“你说的赤壁站旁巷内200元一回,我表弟就干这个的!”他说那些小旅馆主要做叁种生意:钟点房、包夜,还有长期包月。最赚钱的还是钟点房,特别是晚上九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段,房客不断。

老陈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账:按现在赤壁火车站小巷子200一次的价格,一间房每天周转四次就能回本。要是位置好的店面,像离出站口最近的那几家,周末经常爆满。

生活的另一面

不过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还是巷口修鞋的张师傅。他的修鞋摊正对着那些旅馆,每天看着人来人往。“别看都是两百块的生意,人和人可大不一样。”张师傅一边绱鞋底一边说,“有打工的夫妻,半年没见了,开两小时房说说话。也有赶路的生意人,就图个清静,能在里头整理票据。”

有回他看见个年轻妈妈,抱着发烧的孩子在巷子口急得转圈。宾馆老板娘心软,破例收了她五十块,让孩子在房间里睡了叁个钟头。“那孩子退烧后,还给我送了颗糖呢。”张师傅说着,从工具箱里掏出个铁盒子,里面真放着几颗快化掉的水果糖。

我在想啊,也许我们总是容易把事情想复杂了。就像老陈说的,他家在赤壁站旁巷内200元一回的包月客户里,有个附近工地的小伙子。那孩子每周末固定来开一次房,就为了能安安静静地和老婆孩子视频。“他说工棚里太吵,想要个没人的地方。”

这条巷子就像个微缩的世界,每扇门后面都有不同的故事。两百块钱对有些人来说是一顿饭钱,对另一些人却意味着难得的私人空间。现在路过赤壁火车站,再看那些小巷子,感觉完全不同了。那些亮着灯箱的旅馆招牌,在夜色里明明灭灭,像是眨着眼睛。

昨天又去火车站送人,发现巷子里新开了家便利店。老板正在门口贴二维码,看见我张望,笑着招呼:“需要什么吗?我们二十四小时营业。”我摇摇头走开,听见他在身后自言自语:“现在方便多了,连泡面都送货上门。”这倒是个新变化——看来围绕着这条巷子的生态圈,还在不断延伸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