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封小妹24小时喝茶,登封女孩全天品茶
清晨五点半,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,登封少室路的老茶馆已经亮起暖黄的灯。李晓雯提着刚摘的新茶推开木门,茶香混着晨雾在屋里漫开。"张爷爷您又来这么早呀?"她冲着角落里看报的老人笑道,"正好今早的毛尖还带着露水呢。"
这家开了叁十年的茶馆没什么华丽装修,八张原木桌被磨得发亮。但街坊们就爱往这儿凑,用他们的话说——在登封小妹24小时喝茶的地方,总能喝出人情味儿。李晓雯的茶馆确实全天不歇业,凌晨叁点还有代驾司机来灌醒酒茶,清晨五点就开始接待晨练回来的老人。
茶香里的十二时辰
要说登封女孩全天品茶有什么讲究?清晨宜喝绿茶提神,正午泡菊花降火,傍晚煮普洱消食,深夜备安神茶助眠。去年冬天半夜,有个姑娘在茶馆外边哭边转悠,晓雯把人请进来喝了杯桂圆红枣茶。那姑娘后来成了常客,总说"那晚要没这盏热茶,真不知道怎么办"。
常来喝茶的王师傅有句俏皮话:"在别处喝茶叫消费,在晓雯这儿叫回家。"这话不假,墙角书架放着茶客寄存的紫砂壶,窗台多肉是李奶奶非要搬来的,连菜单都是熟客们手写的。有个大学生暑假天天来写生,临走时送了幅水墨画,现在还在收银台后边挂着呢。
下午叁点钟最热闹,退休教师老周正教几个年轻人辨茶。"你们看这信阳毛尖,真货是细圆条状,假的反倒做得更直溜。"晓雯边续水边插话,"就跟咱登封人似的,实在人才不刻意摆架子。"这话引得众人都笑了。穿校服的中学生趴在桌上写作业,偶尔抬头问:"姐姐能再给点热水吗?"保温壶递过去时,晓雯总顺手往孩子兜里塞两块茶点。
深夜的温暖角落
要说最见真情的还得是深夜时分。上个月暴雨夜,的姐刘姐的车陷在水洼里,浑身湿透跑进来。晓雯二话不说煮了姜茶,还招呼几个夜班司机帮忙推车。后来刘姐逢人就比划:"那天晚上啊,热茶下肚整个人才活过来!"
这些年在登封小妹24小时喝茶的地方,发生过太多这样的故事。送外卖的小哥借墙角充电,考研的学生抱着真题来刷夜,刚下高铁的游客拖着行李箱来找歇脚处。有回凌晨两点,两个女孩拉着行李箱慌张敲门,原来是旅游被骗找不到酒店。晓雯帮着联系正规宾馆后,女孩红着眼圈说:"幸好你们亮着灯。"
暮春时节,晓雯正在院子里翻晒茶叶,邮递员送来明信片。是在西藏支教的小赵寄的,背面写着:"总想起在茶馆喝的太平猴魁,还有你们教我认茶叶的日子。"她把明信片钉在留言板上,那上面已经贴满了车票、便签和照片,记录着这些年来来往往的缘分。
夜色渐深,茶馆灯笼又亮起来。李晓雯擦拭着茶海盘算,明天该进些新的胎菊了。窗外闪过代驾师傅的反光衣,她起身往炉子上坐稳铜壶,准是熟客老陈要来喝他固定的安溪铁观音。壶嘴冒出袅袅白汽时,木门果然被推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