涿州学生品茶工作室,学子雅聚茶香小馆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3:19:11 来源:原创内容

涿州学生品茶工作室,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校园里的青涩气息。说是个工作室,其实也就是学校后街二楼那间不到叁十平米的小房间。记得第一次推开门时,满屋子茶香扑面而来,倒像是闯进了谁家的书房。

木质长桌上摆着几个青瓷茶罐,墙角那个小书架塞满了旧书,最显眼的还是窗边那盆文竹,细碎的影子投在茶席上,随着风轻轻晃动。店主是文学院大四的学长,我们都叫他老陈。他总说:“咱这涿州学生品茶工作室,不图挣钱,就图个清净。”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刚开始我觉得奇怪,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吗?怎么还有人专门跑来喝茶?老陈泡茶时动作特别慢,烫杯、投茶、注水,每一步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。“你看,”他把闻香杯递过来,“这泡铁观音有兰花香,像不像图书馆后面那片兰草?”

说来也怪,在他这里喝过几次茶后,我竟然能分出不同水温泡出的茶有什么差别了。九十度的水泡龙井,鲜得像春天刚抽的嫩芽;沸水冲普洱,醇厚得如同老教授的谆谆教诲。同宿舍的林子原本天天可乐不离手,后来也被我拉来,现在倒成了常客。

我们常开玩笑说,这儿比自习室还让人静得下心。没有手机的频繁打扰,没有急着赶去下一堂课的压力,只有茶壶嘴里袅袅升起的水汽,还有偶尔翻书的声音。

学子雅聚茶香小馆的夜晚

最热闹的是周五晚上。这时涿州学生品茶工作室就变成了真正的“学子雅聚茶香小馆”。外语系的姑娘会带来斯里兰卡的红茶,经管学院的哥们儿总能搞到不错的岩茶,就连留学生也常来,上次日本留学生佐藤还演示了里千家流派的点茶法。

老陈从不刻意安排什么流程,大家随性而坐,想说话就聊上几句,不想说就安静喝茶。记得有个考研压力很大的学姐,每次来都坐在角落默默做题。后来有天她突然开口,给大家讲起《茶经》里“最宜精行俭德之人”那段,眼睛亮亮的。

在这方寸天地里,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的学生竟能这样自然地相处。有时候我觉得,我们品的不只是茶,更是这种难得的情谊。就像那回下大雨,原本说要来的七八个人,最后只到了叁个,可老陈还是认认真真地泡完了整套茶艺,说:“人少有人少的好,茶汤更静。”

现在即将毕业,我才格外珍惜在这个小小茶室度过的午后和夜晚。它就像大学生活里一个温暖的逗号,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业中,有机会停下来,尝一尝生活的本味。老陈说下学期可能要搬地方了,但我们都相信,无论搬到哪里,这份茶香里的情谊都会继续下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