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阳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德阳周边300元的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21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夜色中的小酒馆

德阳城郊有家叫“旧巷”的小酒馆,每晚九点准时亮起暖黄的灯。老陈在吧台后面擦杯子,看着门外匆匆走过的年轻人。有个穿白衬衫的小伙子连着来了叁晚,每次都点最便宜的生啤,坐在角落盯着手机发呆。

第四天晚上下雨,小伙子衣服湿透地走进来。老陈推过去一杯热姜茶:“送你喝的。”就这么打开了话匣子。小伙子叫小李,在附近的工业园上班,女朋友在成都读书。他省吃俭用攒钱,就为每周末坐两小时大巴去见女友。“她最爱吃建设巷那家糖油果子,”小李不好意思地笑,“叁块钱一串,她能吃两串。”

老陈想起二十年前,自己也这样爱过一个人。那时他在德阳机械厂当学徒,每月工资刚过叁百。女朋友在绵阳师范学校,每次见面都得精打细算——坐最便宜的大巴,住十块钱一晚的招待所,却舍得给她买叁十五块的羊毛围巾。

叁百块的周末

小李算过一笔账:去成都的大巴票五十二,回来五十二,剩下不到两百。要管两天吃住,还要留出给女朋友买小礼物的钱。最紧张那次,他连着啃了叁天馒头,就为凑钱给她买生日礼物——一条真丝连衣裙,正好叁百块。

“现在想想,那会儿过得真苦。”小李转动着酒杯,“可每次在车站看到她跑过来,就觉得什么都值了。”他说上个月分手了,女孩毕业后留在成都,家人安排了更好的对象。“她说我给不了她要的生活。”

小酒馆里放着轻柔的音乐,雨点敲打窗户。老陈给他续了杯茶:“你知道叁百块钱在德阳能买到什么吗?”小李摇头。老陈说:“能买到凌晨赶大巴时热乎乎的包子,买到她宿舍楼下那盏路灯的光,买到她靠在你肩上睡着时的呼吸声。”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在某个时刻会突然变得珍贵。

老陈没说的是,后来他攒够钱开了这家酒馆,当年那个女孩却早已嫁作人妇。去年秋天她来过一次,带着读高中的女儿。她们点了果汁,安静地坐了一下午。临走时她说:“你这儿挺好,让人想起从前。”

留在旧照片里的温度

吧台另一边坐着位四十岁左右的大姐,听到这儿插了句话:“我和我老公那会儿也在德阳处对象。他一个月挣八百,给我妈叁百,自己留两百,剩下叁百都花在我身上。”她说现在老公当了小老板,应酬多了,回家少了,反而怀念以前挤在出租屋里分一碗面的日子。

“那会儿他骑自行车载我,从城东到城西也不觉得远。现在开车十分钟他就嫌累。”大姐笑了笑,眼神有些恍惚。她说上个月整理旧物,翻出个铁盒子,里面装着二十年前的电影票根,公园门票,还有他写的小纸条——“下周发工资,带你去吃火锅”。

老陈默默擦着酒杯。他想,德阳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或许寒酸,却有种后来再也找不到的真诚。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——周末见面,牵手压马路,在五块钱的麻辣烫摊前相视而笑。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讲究仪式感,却少了那种把整颗心都捧出来的热烈。

夜深了,雨渐渐停了。小李起身结账,老陈摆摆手:“今天这杯我请。”望着年轻人离开的背影,老陈想起抽屉里那沓泛黄的信纸。最上面那封写着:“等攒够叁千块,我们就结婚。”

叁千块,在当时的德阳刚好够摆十桌酒席。可惜没等到那天,信的主人就去了南方。老陈关掉店门,暖黄的灯光暗下去。德阳的夜晚依旧车来车往,不知又有多少人,正经历着他们自己的叁百块爱情故事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