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安国火车站旁的小街
安国火车站的汽笛声每天准时划破晨雾,我总爱站在月台上多待一会儿,看着人群像潮水般退去。这时候,我才会慢悠悠地转身,朝着那个熟悉的方向走去——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。
说真的,这条小巷子和旁边的街道,简直就是两个世界。火车站前面是宽阔的马路,车来车往的,吵得人脑仁疼。可一拐进这条巷子,仿佛瞬间按下了静音键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墙角探出几丛牵牛花,紫的粉的,怪好看的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才早上七点多,巷子已经活过来了。卖豆浆的大婶认得我,老远就喊:“还是老样子?”我点点头,接过那杯温热的豆浆。往前走两步,修自行车的老张正蹲在店门口生炉子,煤烟味混着豆浆的香气,说不上好闻,但特别踏实。
安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就是这么个地方,你说它破旧吧,可每块砖瓦都透着人情味。巷子不宽,两边的屋檐几乎要碰在一起,夏天特别阴凉。偶尔有自行车叮铃铃地响着经过,骑车的人还得歪着身子,生怕撞到路边摆着的花盆。
对了,巷子尽头拐个弯,就是安国火车站旁的小街。那儿可比巷子热闹多了,小店一家挨着一家,卖什么的都有。五金店的老扳手挂在墙上,像一排排铜制的风铃;裁缝店的老板娘踩着缝纫机,哒哒的声音能传出老远。
我最喜欢傍晚时分来这里转悠。夕阳把整条街染成橘黄色,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家家户户飘出炒菜的香味。这时候你能闻到谁家在做红烧肉,谁家在煎带鱼,生活的气息就这么扑面而来。
安国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有个特别之处——它连接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。一头是行色匆匆的火车站,人们来了又走,走了又来;另一头是安国火车站旁的小街,那里的生活好像永远都不紧不慢的。我常常想,这条巷子就像个调节阀,让匆忙的人慢下来,让悠闲的人也能感受到外面的热闹。
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,少说也有几十年了。夏天的时候,树荫能遮住大半条巷子。树下总有几个老人在下棋,有时候为了一步棋能争上半天。我偶尔会站在旁边看一会儿,虽然看不懂棋盘上的厮杀,但挺喜欢看他们较真的样子。
要说安国火车站旁的小街最热闹的时候,还得是周末。附近的居民都爱来这儿采购,蔬菜水果都比超市新鲜,价格也实惠。卖菜的阿婆会帮你把菜挑得妥妥帖帖,临走还要塞给你几根葱。“拿着拿着,炒菜香!”这话我听了不下百遍。
其实想想挺有意思的,就在火车站的背后,藏着这么一片天地。旅客们行色匆匆地从站台出来,急着赶路,大概永远不会注意到,仅仅一墙之隔,就有这样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,这样一条热闹却不喧哗的小街。
昨天下班回来,看见巷口新开了家书店,店面不大,但收拾得挺温馨。书店老板是个年轻人,说就喜欢这里的安静。我买了本杂志,坐在店门口的长椅上翻看。火车偶尔驶过的轰鸣声,混着书店里传来的轻音乐,竟意外地和谐。
天色渐渐暗了,巷子里的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。那灯光是暖黄色的,照在青石板上,泛着柔和的光晕。我起身往家走,身后的安国火车站旁的小街还在喧闹着,而前面的巷子已经安静下来,只有我的脚步声在回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