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,普兰觅学生售卖巧方法
普兰站在校门口的榕树下,手里捏着几本旧教材,看着来来往往的学弟学妹们,心里琢磨着怎么把这些用不着的东西转手。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,直接摆摊吧,拉不下脸面;发朋友圈吧,又怕被熟人笑话。
她注意到隔壁宿舍的小陈最近总抱着手机傻笑,凑过去一看,发现人家正在二手交易平台跟人讨价还价呢。小陈那个上学期用过的计算器,居然卖了原价的叁分之二。“这买卖挺划算啊”,普兰心里嘀咕着,也动了心思。她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啊,越来越精打细算,都愿意淘换些性价比高的二手物品。
意想不到的转机
那天在食堂吃饭,普兰听见旁边桌的学妹在抱怨:“新出的专业课本太贵了,打印店影印的又容易散架。”这话让她灵光一闪——自己书架上那些保存完好的旧教材,不正是学妹们需要的吗?她赶紧扒拉完最后两口饭,跑回宿舍就把那些书都翻了出来。
普兰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门道。她给每本书都拍了细节图,特意标注出哪些页面有笔记,哪些跟新版本内容有出入。还在商品描述里写上:“学姐亲手整理的重点都在书页边上,考试前看看能省不少功夫。”这话可说到同学们心坎里去了,没过两天,七八本教材全卖出去了。
要说这普兰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,最关键的就是摸准了大家的心思。她发现同学们买东西最看重实用性,要是能帮他们省时省力,价钱稍微高点儿也愿意接受。比如她卖那个几乎全新的台灯,就特意说明是护眼款,还附赠几个备用灯泡,这样一下子就比别人的同类商品抢手多了。
慢慢地,普兰从卖自己的闲置,发展到帮室友处理物品。她发现不同专业的同学需求差别很大:美术系的更喜欢个性鲜明的小物件,理工科的则更看重物品的功能性。掌握了这些门道,她在发布商品时就能对症下药,成交率越来越高。
最近这段时间,普兰觅学生售卖巧方法的本事在年级里传开了。经常有同学来找她取经,问她怎么把东西又快又好地卖出去。她总是笑着说:“你得站在买家的角度想问题,他们需要什么,担心什么,把这些都考虑周全了,自然就不愁卖。”
现在普兰的二手交易做得风生水起,连毕业班的学长都找上门来,请她帮忙处理带不走的物品。她打算下学期开学前,专门整理一份各专业必备物品清单,这样既能帮新生省钱,又能让学长学姐们的闲置物品发挥余热。这事儿说起来简单,但要做好还真得费些心思,不过普兰乐在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