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康大学城学生约茶,学子相聚品茶时光
南康大学城的学生们最近有个心照不宣的小默契——周末下午叁点,总有人会在群里发个定位,后缀跟着简简单单两个字:"约茶"。这周的消息弹出来时,我刚对着电脑发完呆,看到消息瞬间合上笔记本。还有什么比在茶香里逃避论文更合理的借口呢?
茶室藏在大学城后街的梧桐树下,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。靠窗的长桌已经坐了七八个熟人,穿格子衫的计算机系学长正给新来的学妹递菜单:"他们家的蜜桃乌龙很绝。"窗台上的绿萝在微风里轻轻摇晃,阳光把每个人的睫毛都染成浅金色。
茶香里的故事交换
"所以你们文学院真的每周要交叁篇读书笔记?"医学生小陈瞪大眼睛,手里的桂花拿铁晃了晃。对面建筑系的姑娘掏出速写本:"上次看见你们在银杏树下背书,我画了这个。"纸页翻飞间,穿白大褂的身影和飘落的银杏叶定格成速写,茶桌顿时响起一片"传阅看看"的喧闹。
穿汉服的茶艺师过来续水,青瓷壶悬空划出优雅的弧线。她指着茶海里沉浮的茶叶说:"这是今年新到的凤凰单丛,喝得出蜜兰香吗?"有人凑近杯口深深吸气,有人已经举起手机对着茶汤对焦。茶香成了最自然的社交媒介,比任何破冰游戏都来得自在。
戴眼镜的哲学系男生突然开启话题:"你们发现没?约茶其实很像当代的曲水流觞。"在哄笑声中,他认真比划着:"古人借着流水传酒杯写诗,我们借着群聊定位约茶室分享生活。"不知谁接了一句:"但我们现在不用写诗,只需要带张嘴。"桌上适时响起敲桌面的抗议声:"谁上次偷吃了我点的抹茶蛋糕?"
暮色渐浓时,茶壶续到第叁泡,话题也从期末考题转向暑假计划。有人要去云南茶山做义工,有人准备开直播测评百种茶包。玻璃杯底沉着舒展开的茶叶,像此刻慢慢松弛下来的时光。窗外路过抱着书本的同学,好奇地朝里张望,马上有人隔着玻璃招手示意他们进来。
离开时晚风带着茶香,有人提议下周去试新开的围炉煮茶。手机震动,班级群突然弹出小组作业通知,但这次没人急着皱眉——反正明天还可以约茶讨论嘛。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那袋没喝完的茶叶在帆布包里轻轻作响,像是为下次相聚埋下的伏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