耒阳不限次数品茶,耒阳休闲茶座体验
耒阳这座小城总藏着些让人惊喜的角落,比如老城区巷子里那些不打眼的茶座。周末下午叁点,阳光斜斜地穿过梧桐叶,我推开一家庭院茶馆的木门,竹帘随风轻晃,满屋子都是凤凰单丛的蜜兰香。
穿着亚麻衫的茶师正给客人添水,手法不紧不慢的。她见我在旁边站着,笑着指了指墙上的木牌:“我们这儿是自助式消费,您选个位置坐下,想喝什么茶自己到茶柜取,无限续杯的。”这样的耒阳不限次数品茶模式,倒是省去了反复点单的麻烦。
在茶香里安放时光
我挑了窗边的位置,白瓷壶里泡着刚取的东方美人。邻座两位老人家在下象棋,其中一位举着棋子半天没落下,突然抬头对同伴说:“反正茶能一直续,这盘棋咱们慢慢下。”这话把柜台后的老板娘逗笑了,她正在插花,随手剪去多余的文竹枝叶:“可不是嘛,咱们耒阳休闲茶座体验讲究的就是个自在,有人在这儿看完整本《百年孤独》,还有人织完叁条围巾。”
玻璃壶里的茶汤渐渐变成琥珀色,我注意到墙角书架摆着不少泛黄的旧书。抽出一本九十年代的《耒阳风物志》,恰好翻到记载本地茶俗的篇章。原来这种不限次数的饮茶方式,早年就在码头茶馆流行过——装卸工人花五分钱就能喝整天,现在不过是换了个形式延续。
老板娘端来茶点时多给了块桂花糕:“看您读得入神,这是我们自己熬的桂花酱。”她说起很多熟客的故事,比如总来写生的美院学生,把不同季节的庭院画成了系列;还有每周固定来整理族谱的老先生,总带着那种特别的老式铁皮茶盒。
黄昏时分,茶馆里的人反而多了些。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带着笔记本电脑坐在角落,手边红茶已经续了叁次。他说比起咖啡厅,这里更适合写代码,偶尔思路卡住时,看着盖碗里缓缓舒展的茶叶就能静下心来。这话让我想起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里说的“最宜精行俭德之人”,倒与当下的情景莫名契合。
暮色渐浓时,茶馆亮起暖黄的纸灯笼。我准备离开结账,发现消费还不到连锁奶茶店的两杯饮品价钱。推门离去前回头望去,满室茶烟袅袅,那些看书、下棋、工作的人们,都在这方空间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。这样的耒阳不限次数品茶场所,或许就是闹市中难得的留白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