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达州小巷情缘何处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4:07:58 来源:原创内容

石板路上飘来的香味

穿过大北街拐进叁圣宫巷,一股熟悉的油茶香气就飘了过来。老陈的摊子还是支在巷口那棵黄桷树下,叁十年了,位置都没挪过。我接过他递来的那碗淋了红油的油茶,突然想起小时候总看见一对小年轻站在这里,男孩总会细心地把香菜挑出来,再把碗递给扎马尾的姑娘。

“现在的小年轻啊,都往商场里的咖啡馆跑喽。”老陈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,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,“以前这条巷子,走到哪儿都能碰上几对。卖糖油果子的阿婆旁边,修鞋的老王摊前,都是等着见对象的人。”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阳光正透过树叶的缝隙,在青石板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。

这让我想起邻居张姨总爱念叨的事。她儿子前年相亲认识了女朋友,两个年轻人第一次约会,偏偏选在达州这条老巷子。从巷口的糖画摊走到巷尾的旧书店,不过五百米的距离,他们愣是走了一个下午。后来每次吵架,只要回到这条巷子走一走,气就消了一半。

藏在巷子深处的温度

再往里走,巷子窄了些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。二楼阳台上,几盆茉莉花开得正好。叁楼那家晾着件红裙子,在风里轻轻晃着。这些寻常景象里,好像都藏着故事的线索。

巷子中段有家开了四十年的理发店,老师傅的手艺传给了儿子。有趣的是,不少老顾客的婚姻,也是“子承父业”——当年他们的父母就是在这家店里相识,如今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理发。王师傅边给我剪头发边说:“上个月还有对夫妻来拍结婚纪念照,非要在我这店门口取景,说是在这里第一次碰面的。”

这条巷子不宽,却装得下那么多相遇。可能是在买早餐时不小心碰翻了对方的豆浆,可能是在躲雨时挤在同一处屋檐下,也可能只是在某个黄昏同时被巷口拉二胡的声音吸引。达州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?它不在什么特别的地方,就在这些再平常不过的瞬间里。

往前走几步,有个卖手编竹器的小摊。摊主是位头发花白的婆婆,手上忙着编竹篮,眼睛却望着巷子口,像是在等人。隔壁杂货店的老板低声告诉我,婆婆年轻时和恋人就是在这条巷子告别的,那人去了外地,说好回来娶她。这一等,就是几十年。每天下午,她都会在这里编竹器,直到天色渐暗。

寻常日子里的光

傍晚时分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放学的小孩追逐跑过,下班的人拎着菜匆匆往家赶。空气里飘着各家各户炒菜的香味,偶尔传来夫妻俩的对话声——“豆腐放哪儿了?”“不是让你买块姜吗?”

在巷尾那家面馆里,我遇到了高中同学小林。他和妻子正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吃面,小家伙坐在婴儿车里,小手努力地想抓桌上的筷子。“我们就是在这家面馆认识的。”小林笑着说,那时候他刚毕业回到达州,每天下班都来吃面。有个姑娘总是坐在靠窗的位置,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问了句“能拼个桌吗”,这一拼就是一辈子。

夜幕完全降临,巷子里的灯光温柔地连成一条线。我慢慢往外走,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。达州小巷情缘何处寻?它不在轰轰烈烈的誓言里,而在清晨一起排队买的那碗面里,在傍晚并肩散步时踩过的石板路上,在几十年如一日等候的身影里,在寻常日子的每一个角落里。这些藏在巷子里的爱情,就像巷子本身一样,安静却坚韧地存在着,成为这座城市的脉络,也成为许多人心中最柔软的念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