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现在别人怎么约到大学生,如何有效接触在校学生
最近跟朋友聊天,听到不少人都在琢磨一件事:现在年轻一代的想法和生活方式,跟我们那会儿确实不太一样了。有时候想跟他们聊聊,或者工作上需要接触在校大学生,总觉得方式方法得变一变。
直接上来就问“怎么约大学生”这种说法,听着有点生硬,其实说白了就是怎么跟年轻人自然打交道。这还真不是随便发个消息就能成的事。
别把“约”当成任务
现在的大学生多聪明啊,你要是目的性太强,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。就像我同事前几天说的,他女儿在学校遇到有人来“做调研”,结果问卷还没填完就开始推销产物,小姑娘回去就跟室友说“以后看到这种直接绕道走”。
所以说,接触在校学生这事儿,得把心态放平了。别老想着“我得从他们那儿得到什么”,而是“我能提供什么他们需要的东西”。比如说,你要是公司人士,可以分享些职场经验;要是学长学姐,就给点儿选课建议。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,比什么漂亮话都管用。
我认识一位自己做工作室的设计师,他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去大学城旁边的咖啡馆坐坐,也不是特意去找谁,就是在那儿画画图。时间长了,经常去那儿看书的学生都认识他了,有时候还会凑过来看他在画什么,这一来二去的,交流自然就多了。
找对地方很重要
现在的大学生主要活跃在哪些平台,这个咱们得心里有数。不过具体是哪些础辫辫,这儿就不点名了,反正跟他们喜欢的东西相关就对了。比如有些知识分享类的平台,上面经常有大学生讨论问题;还有些年轻人聚集的社交网站,上面能找到各种兴趣小组。
不过线上联系上了,怎么转到线下见面也是个技术活。最好是有个由头,比如同一个兴趣小组搞个线下活动,或者联合办个什么小型的分享会。这样见面不突兀,大家都有话聊。
之前有个做文创产物的朋友,他就是先在网上发起了一个“城市记忆收集”的活动,吸引了不少当地大学生参与。后来他们定期在周末碰面,一起逛老城区、拍照片,关系处得特别自然。这种基于共同爱好的接触,双方都不会觉得别扭。
说到如何有效接触在校学生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真诚。年轻人可能经验没那么多,但直觉特别准,你是不是真心想跟他们交流,他们能感觉到。别玩那些虚头巴脑的,有什么说什么,能帮就帮,不能帮也别乱承诺。
还有就是别急着要结果。认识了个大学生,别指望第一次聊天就能达成什么合作。关系是需要时间培养的,就像种花一样,得慢慢浇水、施肥,等时机到了,自然就会开花结果。
其实跟年轻人打交道这件事,说难也不难。关键是放下身段,真正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。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,关心什么问题,喜欢什么样的交流方式……把这些搞明白了,接触起来就顺畅多了。
有时候想想,我们年轻那会儿不也是这样吗?希望被尊重,讨厌被利用,喜欢跟能理解自己的人交流。这么一想,很多事情就通透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