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和浩特水磨工作室喝茶,呼和浩特水磨坊品茗体验
呼和浩特水磨工作室喝茶
那天路过呼和浩特老城区,拐进青石板巷子深处,突然听见哗啦啦的水声。顺着声音找过去,原来是家挂着"水磨坊"木牌的老工作室。推开虚掩的木门,院子正中真的架着座吱呀转动的老水磨,磨盘下清泉汩汩流淌,带着青稞的香气扑面而来。
穿蓝布褂的老师傅正在石磨边忙活,见我驻足张望,笑着招手让我进屋喝茶。工作室里摆着七八张原木茶桌,每张桌上都放着粗陶茶具。最特别的是,他们用传统水磨现磨青稞茶粉,碾茶的石轮子就架在水槽上,借着水流动力缓缓转动。
老师傅拎来冒着热气的铜壶,边说边演示:"咱们这的青稞茶,得先用温水慢慢醒茶。"只见他取两勺刚磨好的茶粉放入陶碗,注水时手腕轻抬,水流在碗里划出好看的漩涡。等茶汤渐渐变成琥珀色,他顺手往院里一指:"你看那水磨,转得慢才能磨出细粉,喝茶也是这个理。"
水磨坊里的时光
坐在窗边慢慢品茶,发现这儿的喝茶方式挺特别。他们不用滤网,故意保留了些许茶末,喝到最后能尝到青稞独特的颗粒感。邻座的老茶客告诉我,这种带着茶渣的喝法叫"吃茶",是草原上老辈人传下来的习惯。
水磨转动的节奏确实让人放松。看着清泉推动木轮,茶香混着水汽弥漫开来,时间好像也跟着放慢了。老师傅偶尔会过来聊几句,说这水磨是他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,现在整个呼市还保持老法子磨茶的,估计就剩他们这儿了。
窗外飘起细雨,雨点打在青石板上溅起水花。屋里茶客们都不着急离开,反而更专注地品着手中这碗茶。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,她说每次论文写不下去时,就会来这儿坐坐,看着水磨转动总能获得灵感。
我又要了碗新沏的茶,注意到他们连烧水都用老式炭炉。老师傅说炭火温度稳,不会破坏茶味。他指着墙上发黄的老照片介绍,过去草原上的茶棚都傍水而建,用水磨磨茶既省力气又能保证茶粉新鲜。
雨停时天色已近黄昏,工作室亮起暖黄的灯笼。临走前老师傅送我一包青稞茶粉,嘱咐说回家要用宽口碗冲泡,让茶叶有足够空间舒展。带着满身茶香踏出院子,回头望去,那座水磨还在暮色里吱呀转动,仿佛还在讲述着草原上对于茶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