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火车站附近站街,车站周边街边见闻
暮色中的车站一瞥
那天傍晚路过枣庄火车站,夕阳把站前广场染成橘红色。拖着行李箱的旅客行色匆匆,小卖部老板娘正收拾着门口的饮料箱。就在这再普通不过的场景里,我注意到广场边缘的梧桐树下,叁两个女人静静地站着,双手揣在兜里,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人群。她们不像在等人,也不像要赶车,就是那么站着,偶尔交头接耳说两句话。
说实在的,刚开始我没太在意,只觉得是车站周边常见的景象。可当我买完水回头,发现她们还站在老地方,姿势都没怎么变。这就让我有点纳闷了——这是在干嘛呢?正好有个推着小吃车的大爷经过,我凑过去买了根烤肠,顺便朝那个方向努努嘴:“这些人天天在这儿?”大爷头都没抬,利索地刷着酱料:“嗯呐,有些年头咯。”他把烤肠递给我,补了句,“车站嘛,啥人没有。”
这话倒是不假。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像一扇窗户,能窥见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样子。枣庄火车站附近站街的这些身影,似乎成了这扇窗户外一道固定的风景线。她们不像商业区发传单的那么主动,就那么安静地待在角落,好像融进了车站的背景里。偶尔有独行的男性经过,她们会稍微挺直身子,但多数时候,人们都是匆匆走过,没人多看她们一眼。
我靠在广场的栏杆上,看着人来人往。有个穿工装的男人在她们面前停下脚步,低声交谈了几句,然后一起朝车站后街走去。这让我想起朋友说过,车站周边街边见闻总是五花八门,白天是卖小吃、拉住宿的天下,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光景。现在天刚擦黑,正是两种场景交替的时候,难怪觉得眼前的画面有种说不出的微妙。
说起来,这种场景在不少车站都能看到。但枣庄火车站这边显得特别安静,没有大声喧哗,也没有拉扯扯扯。有个女人从兜里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,又很快塞回去。她的动作让我突然想到,也许在路人眼里神秘的站街,对她们来说只是份再普通不过的工作?就像旁边卖煎饼的大妈,或者售票厅里验票的工作人员。
夜幕渐渐落下,车站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我发现她们的位置也悄悄发生了变化——从树荫下挪到了路灯照不到的地方,但始终保持着能看到出站口的角度。这种细微的位置调整很有意思,既不太显眼,又能在最佳时机注意到可能的客人。这种经验,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积累出来的。
这时有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在她们面前犹豫了一下,最后还是摇摇头走开了。那个女人倒是很淡定,继续站在原地,脸上没什么表情。说真的,看着这些枣庄火车站附近站街的人,我突然觉得车站就像个舞台,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,而这些站在边缘的人,或许是最不显眼却又最耐人寻味的配角。
准备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看了眼。夜色中,她们的身影已经有些模糊,只有偶尔经过的车灯会短暂地照亮那片区域。这个车站周边街边见闻让我琢磨了一路,那些看似寻常的站街背后,或许藏着很多我们这些过客永远也不会知道的故事。而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个角落又会换上另一批人,继续着不同的车站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