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阳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东阳汉子常走的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8:00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青石板上的脚步声

巷口的老槐树把日头筛成碎金,洒在泛着青光的石板上。这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屋檐几乎要碰在一起,晾衣竿横着,挂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。下午四点多,陆陆续续就有脚步声响起,不紧不慢的,像约定好了似的。

打头的是木匠老陈,肩上还沾着点红木屑。他径直走向巷子中间那个锈了边的铁皮棚子,棚子下头,老王头的剃头摊已经支棱开了。老陈往那张老式理发椅上一坐,围布“哗”地一抖,也没多话,老王头手里的推子就“嗡嗡”响起来。这儿理发,十块钱,附带听一耳朵左邻右舍的新鲜事。

再往里走几步,拐角处有个更小的门脸,招牌早褪了色,只隐约看出“老周修表”叁个字。玻璃柜里那些停摆的旧钟表,秒针颤巍巍的,好像也在等着什么。老周戴着他那个寸镜,对着光摆弄一块上海牌老表,旁边总坐着几个歇脚的,也不催,就眯着眼看。巷子深处飘来一阵油炸食物的香气,混着一点若有若无的酒糟味,那是老李的臭豆腐摊准备出夜市的信号。

东阳男人常走的胡同

你说这巷子有啥特别的?它不像商业街那么亮堂,也没有网红打卡地那么花哨。可你傍晚来看,这东阳汉子常走的胡同里,人影就没断过。开出租的小赵交班了,会特意绕过来,靠在修表店门口抽根烟;刚在工地忙活完的几个师傅,穿着沾了灰的胶鞋,咚咚咚地走过去,直奔巷尾那个只摆了叁张桌子的小面馆。

这儿不像是个做生意的地方,倒像是谁家的客厅延伸出来了。买不买东西不打紧,关键是能碰见熟人,能说上几句话。卖五金的老刘和对面开锁的老张,能就着一盘象棋耗掉整个下午,棋盘就摆在路当间,过路的人都得侧着身子。有时候为了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,隔天照样蹲在一块儿喝茶。

手艺人们在这条东阳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里,好像找到了另一种节奏。电锯的刺耳声,雕刻刀的沙沙声,在这里都缓了下来,变成了剃头推子的嗡嗡声,修表时的滴答声,还有下棋落子的清脆响声。

巷子深处的老味道

天色暗得快,各家的灯陆续亮了,都是那种昏黄的旧灯泡。老李的臭豆腐摊前开始排队,油锅“滋啦”一响,那股特殊的香味就霸道地窜满了整条巷子。穿着校服的半大小子,西装皱巴巴的上班族,都挤在小小的摊子前。

“多要点辣,老李!”

“晓得喽,你的老规矩。”

没什么菜单,来的都是熟客,口味都记在心里。旁边支着的小桌上,有人就站着,端着碗,呼噜呼噜几口就把一碗热腾腾的臭豆腐连带汤汁吃个精光,额头上冒层细汗,长长舒一口气。这一天的疲乏,好像也就跟着那口热气散出去了。

巷子里的灯一盏接一盏地熄了,脚步声渐渐稀疏,最后只剩下老王头收拾家伙事的轻微响动。青石板上还留着一点温热,空气里混着皂角、木头和食物的余味,沉静下来。明天,当第一缕光爬过墙头,那些熟悉的脚步声,又会在这条东阳汉子常走的胡同里,不紧不慢地响起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