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顶山约附近200米学生点,平顶山周边200米学生相约
这几天在平顶山大学城附近溜达,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。不少同学都在私下打听“平顶山约附近200米学生点”这事儿,听起来像是个新鲜词儿,其实就是附近学生们自发形成的小聚点。
说起来也挺巧,上周我在建设路那家瑞幸买咖啡,就听见旁边几个学生在商量:“要不老地方?就那个200米学生点。”我顺着他们说的方向找过去,果然在转角巷子里发现了几家挺别致的小店。
这些地方藏着什么秘密
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家叫“墨香书屋”的小书店。推门进去,铃铛叮当作响,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正给学生推荐考研资料。店里除了卖书,还摆着四五张桌子,已经坐满了自习的学生。有个扎马尾的女生告诉我,她几乎每天都来这儿:“从宿舍走过来不到五分钟,比图书馆近多了,关键是氛围特别好。”
再往巷子深处走,居然还藏着个小小的文创空间。墙上贴满了学生们的涂鸦作品,架子上摆着各种手工艺品。两个美术系的同学正在那里讨论作业,看见我好奇的样子,其中一个笑着说:“这儿是我们平顶山周边200米学生相约做小组作业的老据点啦,安静又不拘束。”
最让我意外的是巷尾那家猫咖,工作日下午总是坐得满满的。老板说,很多学生下课都会顺路过来坐坐,逗逗猫、聊聊天,算是忙碌学习后的小放松。看来这个“学生点”不光是学习的地方,更是大家放松心情的小天地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纳闷,为什么偏偏是200米这个距离?后来观察多了才明白,这个距离刚好是学生们下课步行叁五分钟就能到达的范围,既不用特意规划时间,又能快速转换环境。怪不得这样的平顶山约附近200米学生点能自然而然形成,确实抓住了大家最实际的需求。
现在慢慢能理解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在这些地方聚集了。比起正儿八经的教室或图书馆,这些小店少了些拘束,多了些生活气息。你可以安安静静看本书,也可以和同学讨论问题,累了就发会儿呆,看看街景。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,大概就是年轻人钟情于此的原因吧。
最近天气转凉,这些小店反而更热闹了。傍晚时分走过,总能看到暖黄的灯光下,学生们叁叁两两地聚在一起。有的在认真做题,有的在轻声交流,偶尔传来几声欢笑。这样的画面,让整个街区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。
不知不觉就在这片区域转悠了整个下午。看着这些充满活力的大学生,忽然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,也总喜欢和要好的同学找个固定据点。或许这就是青春吧,总需要些属于自己的小天地,既能在学业上互相扶持,也能在生活里彼此陪伴。
天色渐暗,我准备离开时,又碰到几个学生往巷子里走。听见他们兴奋地讨论着待会儿要去哪家店,我不由得会心一笑。这些藏在城市角落里的平顶山周边200米学生相约点,确实成了大学生活里一抹亮丽的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