奎屯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,奎屯周边近距离人员百步可达
那一声邻里的问候
你说这事儿巧不巧?前两天我家厨房水龙头坏了,水溅得到处都是。我正发愁呢,物业电话一直忙线,维修础笔笔预约都得排到后天。急得在客厅转圈时,忽然想起小区布告栏好像贴过水电维修的联系方式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翻出手机,刚好看到“奎屯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”这条信息。
电话打过去不到十分钟,就听见敲门声。开门一看,是住后面那栋楼的张师傅,手里拎着工具包,额头还有细汗。“正给孩子检查作业呢,看你着急就赶紧过来了。”他边说边利索地走进厨房,叁下五除二就找到了问题所在。修完还不忘提醒:“这老式龙头垫片容易坏,下次再漏水您就直接在业主群喊我。”
张师傅收拾工具时,我给他倒了杯茶。他笑着说,现在周边几个小区都习惯了这种“奎屯周边近距离人员百步可达”的互助模式。谁家需要帮忙,在群里喊一声,附近有空闲的邻居就会响应。上周五楼王阿姨家孙子发烧,也是隔壁单元的护士小赵先过来做应急处理的。
这种生活方式,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平房大院的日子。那时候谁家炖了肉,左邻右舍都能闻到香味;哪户需要帮忙,街坊们都会搭把手。如今住在高楼里,反而少了这种温暖。不过现在,通过社区网格和邻里网络,那种久违的亲近感好像又慢慢回来了。
昨天下班回家,在小区花园看见张师傅带着女儿散步。小姑娘脆生生地喊了声“叔叔好”,我忽然觉得,这条百米左右的距离,连接的不仅是急需的服务,更是一种让人安心的守望。这样的生活状态,或许就是现代都市里最珍贵的邻里之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