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屯学生品茶工作室,北屯学子茶艺工作室
北屯学生品茶工作室,北屯学子茶艺工作室——听到这个名字,你脑海里会浮现什么画面?可能有人会觉得,这就是个卖茶的地方嘛。但其实啊,推开门走进去,你会发现这里藏着不少故事。
工作室藏在大学城旁边的一条小街上,门脸不大,装修也简单。但每天下午叁四点过后,这里总会慢慢热闹起来。木质长桌上摆着几只素色茶壶,墙边架子上错落放着不同产地的茶叶罐,空气里飘着若有似无的茶香。最特别的是,在这里忙碌的都是些年轻面孔——他们既是附近高校的学生,也是这个小天地的创造者。
茶香里的另一种校园生活
记得第一次走进去是个雨天。玻璃窗上雾气蒙蒙,几个学生正围坐着喝刚泡好的凤凰单丛。穿格子衬衫的男生小心地往茶壶里注水,旁边扎马尾的姑娘认真观察着茶叶舒展的样子。“水温高了五度,”她轻声提醒,“这泡茶会更显花香。”那种专注的神情,和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没什么两样。
小王是这里的常客,物理系大叁学生。他跟我说,来这里之前,他连绿茶红茶都分不太清。“现在嘛,”他不好意思地笑了,“至少能喝出不同山场水仙的差别了。”他喜欢在实验做累了过来坐坐,闻闻茶香,和不同专业的人聊聊天。他说那种感觉特别奇妙——左手还沾着实验室的焊锡味,右手已经端起一杯清亮的茶汤。
这样的转变很有意思,对吧?原本可能只是来喝杯茶解渴,慢慢地,却开始留意起茶叶的形状、茶汤的颜色、回甘的层次。就像有个学设计的姑娘说的:“品茶和做设计很像,都在学习观察细节。”
不只是品茶,更是品生活
这家北屯学生品茶工作室最打动我的,是它自然而然形成的氛围。没有刻意的仪式感,没有高高在上的茶道说教。你会看到穿运动服的男生端着盖碗细细闻香,也会听到他们边喝茶边讨论刚结束的选修课。茶成了连接点,把不同专业、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聚在一起。
小林是工作室的发起人之一,中文系大四学生。问起创办初衷,他说得特别实在:“就是喜欢喝茶,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。”他们没想过要把工作室做得多么高大上,就是简单地想让更多同学了解茶、喜欢茶。“茶不应该被供在神坛上,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这话说得真好。在这里,你可能会听到茶学社的成员热烈讨论着茶叶的发酵程度,转头又是文学社的同学在茶香中分享最近读的诗。茶成了交流的媒介,让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、融合。
每次去北屯学生品茶工作室,我都会有新发现。上周去时,他们正在尝试用不同水质泡同一种茶。几个人轮流品鉴、记录、讨论,那认真劲儿不亚于在准备重要考试。但转眼间,严肃的讨论又被笑声取代——有人把茶泡得太浓,苦得整张脸都皱了起来。
这种轻松自在,或许正是这个小空间的魅力所在。它不急着告诉你什么大道理,只是静静地提供一种可能——在快节奏的校园生活里,你还可以有这样一方天地,慢下来,品一口茶,感受当下。
下次如果你路过北屯,不妨去找找这个特别的北屯学子茶艺工作室。推开门,也许正赶上他们新到了一批秋茶,空气中弥漫着温暖的炭焙香。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不用想太多,只需端起面前那杯茶——它的温度刚好,味道正醇,就像这恰到好处的年轻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