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,微信附近人300元日照
最近在日照本地群里,总是刷到有人问“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”是啥情况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我也愣了半天,这数字组合得挺微妙啊。
上周和几个老同学撸串,坐在海边的塑料棚底下,啤酒瓶磕碰的声响里,就有人提起这事。穿灰色罢恤的哥们猛灌一口酒:“你们说现在这些人,搞个兼职都这么隐晦了吗?”旁边戴眼镜的姑娘立刻接话:“我表妹上个月还真去试过,你猜怎么着?就是帮新开的民宿拍宣传照,300块拍两小时。”
事情原来是这样
后来我特意打听了一圈,发现这事比想象中普通。那些标题写着日照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的,多半是本地商家在招临时工。旺季来了,奶茶店需要人排队造势,新楼盘要群众演员充场面,还有像那个民宿拍照的,都爱用这种方式招人。
有个干房产中介的小王跟我说,他们最近确实在附近人功能里发过招聘。“直接写招发单员没人看啊,写得模糊点反而有人问。”他苦笑着掏出手机,“你看,前天发的消息,现在还有人在问具体做什么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招工方式确实容易让人想歪。我在夜市遇到个摆摊的大姐,她边说边翻着铁板上的鱿鱼:“现在年轻人找工作都图快,300块现结最吸引人。但真要去找这种活,可得问清楚是干啥的,别稀里糊涂就去了。”
昨天路过大学城,正好碰见几个举着牌子的学生。凑近一看,牌子上写着“正规兼职,日结200-500”。我问其中一个晒得黝黑的男生:“你们这招人和微信上那个300元一次的一样吗?”他挠头笑了:“师兄你说那个啊,我们这是正经促销员,微信上那些...得看具体情况。”
其实想想也挺能理解,现在找工作不容易,特别是短期零工。很多人看到日照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这种信息,明知道可能有点猫腻,还是忍不住去问问。就像我楼下便利店老板说的,生活不易,大家都得想办法挣点外快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如果真遇到这种招工信息,最好多留个心眼。约在公共场所见面,提前把工作内容问明白,报酬怎么结算也要说清楚。可别因为急着挣钱,就忽略了安全问题。
这两天我又看到群里在讨论这个事,有人说现在连装修队都在用这种方式找小工。看来这已经成了本地招短工的暗语了,虽然方式有点特别,但确实反映出了现在零工市场的现状。
晚上散步时遇到社区民警老张,他正好在宣传防诈骗。提到这个话题时他摇摇头:“我们最近接到过几起报警,都是因为这种模糊招聘引起的纠纷。所以啊,找工作还是得走正规渠道。”
转眼快到旅游旺季了,估计这类信息会越来越多。走在海边栈道上,能看到不少店铺都在招人。也许明天经过某家店时,你就会发现那个在微信上神秘兮兮招人的,其实就是这家店的老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