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阳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茶香伴读时光
清晨六点半的简阳,雾气还没完全散去,教学楼里已经亮起星星点点的灯。高叁(7)班的李晓揉着眼睛走进教室,却意外闻到一股清雅的茶香。靠窗的课桌上,班长正小心翼翼地从保温杯里倒出浅金色的茶汤,几个同学围在旁边讨论着:"我爸说凤凰单丛提神效果特别好""我带了茉莉花茶,香得很"。
这学期开始,简阳中学高二年级悄悄兴起课间品茶的风气。最初是几个学生发现下午第一节课容易犯困,试着用茶代替咖啡,没想到慢慢传开了。教导主任在走廊遇到端着茶杯的学生,本来想说什么,却闻到熟悉的铁观音香气——那是他老家福建的味道,最后只是笑了笑:"小心烫着。"
茶香里的转变
说来也怪,自从课间多了泡茶喝茶的十分钟,原本吵闹的课间变得不太一样了。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不再是埋头刷手机,而是互相品鉴各自带来的茶叶。 "你这普洱回甘真不错""我妈妈教的第一泡要倒掉"——这样的对话渐渐取代了游戏攻略的讨论。有个同学甚至翻出《茶经》,在生物课上和老师讨论起茶叶中的茶多酚。
李晓记得最清楚的,是上周叁的数学课。同桌带来家里做的桂花乌龙,清甜的花香飘了满教室。那天讲的是叁角函数,原本枯燥的公式,伴着若有若无的茶香,竟然变得好理解了许多。数学老师打趣说:"以后咱们班改叫茶艺班算了,不过你们最近作业正确率倒是提高了。"
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个简单的品茶喝茶上课习惯,让很多同学找到了调节节奏的方法。高叁压力大,以前课间不是拼命做题就是补觉,现在这十分钟的茶歇,反而让大家松弛下来。隔壁班有个总考第一的学霸,现在每到课间就摆弄他的紫砂壶,他说:"泡茶时什么都不想,反而解题思路更清晰了。"
茶盏中的时光
慢慢地,茶杯里泡开的不仅是茶叶,还有青春里那些细腻的感触。上学期总是独来独往的王琳,因为带了特别的白桃乌龙,现在有了固定的"茶友圈"。学习委员发现班费买的桶装水不适合泡茶,组织大家凑钱买了矿泉水,这个共同的小秘密让班级莫名团结。
最近总爱在课间喝茶的同学们发现,伴着茶香的课堂时光似乎过得特别快。语文课讲《红楼梦》里的栊翠庵品茶,历史课说到茶马古道,都让大家格外感兴趣。就连最难熬的下午第一节物理课,现在也能保持清醒——不知道是茶碱的作用,还是期待课间那杯茶带来的片刻宁静。
窗外的梧桐叶开始泛黄时,同学们已经能分辨出水温对茶汤的影响。有个同学从家里带来整套茶具,在班会课上表演茶道,青瓷茶盏里荡漾的碧色茶汤,映着少年们专注的眼神。不知谁说了句:"等我们毕业了,会不会想念这个味道?"
班主任偶尔会站在后门看着这群喝茶的学生,她后来在周记里写道:"从未想过茶香会成为青春的记忆符号。这些年轻人泡茶时的认真模样,仿佛不是在对待一杯饮料,而是在学习如何安放躁动的心。"
茶杯里的水汽袅袅升起,模糊了黑板上的公式,却让某些东西变得清晰。也许很多年后,这群简阳学生会忘记某个数学公式,但一定会记得这个秋天,记得茶香如何陪伴他们度过清晨的早读、午后的困倦和黄昏的自习。就像班长在随笔里写的:"我们泡的不是茶,是喘息的空隙,是专注的练习,是苦中作乐的青春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