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火车站附近站街,敦煌站周边街景
敦煌火车站附近站街
傍晚时分,我拖着行李箱走出敦煌站,迎面扑来的风带着西北特有的干燥气息。出站口的人群像潮水般向四周散开,我站在广场上愣了会神,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火车站附近那条热闹的街道。
说真的,这条街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。原本以为西北小城的街道会格外安静,没想到路灯刚亮起来,整条街就活了。卖杏皮水的叁轮车支着塑料棚,棚檐下挂着的铃铛被风吹得叮当响。老板娘系着碎花围裙,正把剔透的玻璃杯摆成一排,那动作熟练得就像在弹钢琴。
再往前走几步,烤肉摊的炭火正旺。羊肉在铁架上滋滋冒油,撒上一把孜然,白烟混着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。留着络腮胡的老板用铁扇扇着炭火,偶尔抬头吆喝两声,声音沙哑却透着热情。几个刚下火车的游客围坐在矮桌旁,就着烤馕吃羊肉串,不时传来畅快的笑声。
我发现这条街特别有意思——它就像敦煌的缩影,既守着老传统,又迎接着新变化。比如那家做了叁十年驴肉黄面的老店,现在也会在门口挂个二维码牌子。而隔壁新开的文创小店,卖的却是仿制敦煌壁画的丝巾和书签。
在敦煌站周边街景里漫步,最能感受到这种奇妙的交融。卖木雕的摊主是位满头银发的老人,他刻的飞天侍女衣带飘飘,连手指的弧度都透着千年壁画的神韵。可当你问价时,他掏出的智能手机壳上,赫然印着九色鹿的图案。
走着走着,我在一个卖胡杨木雕刻的摊前停下。摊主是本地人,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。他一边用小刀修整着木料,一边和我闲聊。他说这条街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,从前只有几家小卖部,现在成了游客最爱逛的地方。“但有些东西没变,”他指着远处朦胧的山影,“鸣沙山还在那儿,月牙泉也还在。”
夜色渐深时,我注意到街角有个卖夜光石的小摊。那些石头在黑暗里发出柔和的光,像是把星空搬到了人间。摊主是个年轻姑娘,她说这些石头都是从戈壁滩上捡来的,每颗石头的纹路都是大风沙千万年雕刻的结果。
站在街口回望,整条街的灯火像一条发光的河。烤肉的烟气、游客的笑语、叮当的驼铃声,所有这些都交织成敦煌火车站附近独特的风景。我突然觉得,这条街不只是在做生意,更像是在用最朴实的方式,讲述着敦煌的故事。
远处传来火车鸣笛的声音,又一趟列车到站了。我知道,很快就会有新的旅客走进这条街,带着各自的故事,也带走属于敦煌的记忆。而这条街会一直在这里,守着敦煌站的日与夜,成为无数人认识这座城的第一个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