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祥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凭祥火车站旁的小街
凭祥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凭祥火车站旁的小街
每次从凭祥火车站出来,抬眼就能望见马路对面那条小巷子。说它是小巷子,其实也算不上,它更像是这座边境小城身上一道不起眼的皱纹,藏着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故事。我呢,偏偏就对这种地方着迷,大马路有什么意思?整齐划一,千篇一律。真正的生活气息,往往就蜷缩在这些车站旁的小街里。
穿过马路,一脚踏进去,感觉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。火车站广场上的喧嚣,像被一道无形的墙给挡住了,声音变得模糊而遥远。巷子不宽,两边的楼房有些年纪了,墙皮斑斑驳驳,露出里面砖头的颜色。阳台上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,偶尔还能看到几盆绿植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。
巷子两边挤满了小店,都是些过日子离不开的营生。一家理发店的转筒灯慢悠悠地转着,老师傅正给一位老大爷修面,动作不紧不慢。隔壁是家五金杂货铺,扳手、铁丝、水管零件堆得满满当当,老板就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,听着收音机里的粤剧,眯着眼打盹。再往前走,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,是家米粉店,汤头在巨大的锅里“咕嘟咕嘟”地翻滚着,老板娘系着围裙,正麻利地给客人烫粉。这种店,你可能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,但味道,往往是这座城市最地道的。
我找了个小摊坐下,要了碗米粉。摊主是位健谈的阿姐,听说我不是本地人,便热情地和我聊了起来。她说她在这条凭祥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住了快叁十年,眼看着火车站翻新了,广场变大了,只有他们这片儿,还倔强地保留着原来的样子。“这里方便呀,”她一边给我加了个卤蛋,一边说,“来来往往的人多,都是街坊邻居,熟面孔。”
正吃着,一列火车鸣着汽笛,从不远处的站台缓缓驶出。声音传到这里,已经不那么刺耳,反而成了这条小巷子固定的背景音。我忽然想,这条小巷子和那座现代化的火车站,像是一对老邻居,一个代表着流动与远方,一个守护着琐碎与日常。无数人从火车站出来,脚步匆匆,奔向他们的目的地,可能根本不会留意这个就在凭祥火车站旁的小街。但也会有像我这样的人,被这份温暖的烟火气所吸引,走进来,歇歇脚,感受片刻真正属于这座城市的脉搏。
巷子深处,几个老人坐在树荫下弈棋,旁边围着叁两个看客,安静得只剩下棋子落盘的清脆声。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笑声清脆响亮。这里的时光仿佛是黏稠的,流动得极其缓慢,和外界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它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,自顾自地呼吸着,生活着。
太阳渐渐西斜,光影在斑驳的墙面上拉得很长。我起身离开,重新汇入火车站前的人流。回头再看一眼那条凭祥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它依旧安静地待在那里,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。我知道,明天,当又一列火车进站,载着新的希望和故事抵达时,这条小巷子里的米粉店还会飘出香味,理发店的转灯还会旋转,它还会继续它那平凡而真实的一天。这种感觉,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