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微信附近的人大理百元两小时
来大理第叁天晚上,我正刷着手机呢,突然弹出一条消息——“大理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”。这行字就这么跳进眼睛里,我盯着看了好一会儿。你说奇怪不奇怪,明明每个字都认识,连在一起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。
古城街边的烧烤摊烟雾缭绕,隔壁桌几个年轻人正在讨论这件事。“你说这到底什么意思?”穿白罢恤的男生压低声音,“我昨天也收到了,就在人民路那边。”他同伴喝了口啤酒:“微信附近的人大理百元两小时,这话说得够含糊的,反而让人更好奇了。”
巷子里的对话
第二天我特意往人民路那边溜达。青石板路被太阳晒得发烫,有个摆摊的阿姨正在整理她的扎染布。我假装随意地问起这个事,她立刻露出“我懂”的表情。“这事儿啊,”她左右看看,“其实就是些年轻人搞的伴游服务,陪你在古城转悠,当个临时导游。”
正说着,不远处有个戴草帽的姑娘举着个小牌子,上面写着“本地向导”。我走过去聊了聊,她说现在很多游客不想跟大团,就喜欢找个本地人带着玩。“我们这收费挺透明的,两小时正好能把这条街逛明白。”她笑了笑,“但有些人打着这个名号搞别的,把市场搞乱了。”
回到客栈,前台小妹听说我在打听这个,忍不住插话:“这事儿在我们这儿都传开了。有人说是正经导游,也有人说是别的。你要是真想找向导,最好通过正规平台。”她眨眨眼,“那种突然弹出来的消息,最好别轻易相信。”
晚上在客栈天台乘凉,遇到个经常来大理的摄影师。他点了根烟,说起这个话题:“这种模糊的表述反而成了营销手段。大家都会好奇这100元俩小时到底能买到什么服务。”他吐了个烟圈,“说白了,就是利用人的好奇心。正经的伴游服务都会写明具体内容,不会这么含糊其辞。”
我在想啊,现在这种模糊营销好像越来越多了。就像那个“微信附近的人大理百元两小时”,你说它违规吧,它没明说提供什么服务;你说它合规吧,又确实在打擦边球。这种似是而非的表述,反而让更多人记住了。
第叁天我又去了趟人民路,发现好几个举着类似牌子的年轻人。问了其中一个,他说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揽客方式。“明码标价,两小时带游客逛最地道的路线。”他说现在竞争激烈,不得不想点办法吸引眼球。“但我们绝对是正规服务,就是陪游加讲解。”
回客栈的路上,我琢磨着这事。也许最开始确实有人用这个名号做不正当生意,但现在看来,很多年轻人已经把这个概念正名了。他们用同样的价格,提供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导游服务。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转变。
客栈老板老王听我说起这个,乐了:“这就是大理,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。不过现在确实规范多了,至少明码标价,服务内容也说得清清楚楚。”他泡着茶说,“你要真想体验,我可以给你介绍靠谱的,都是正经大学生兼职。”
躺在客栈床上,我又想起那条弹窗消息。或许这就是现代旅游市场的缩影吧,各种新形态的服务都在冒出来。关键还是得擦亮眼睛,分清楚哪些是正经服务,哪些是在玩文字游戏。
离开大理那天,我又经过人民路。那个戴草帽的姑娘还在那里,不过牌子上的字换了:“古城深度讲解,两小时带你读懂大理”。这样多好,明明白白,谁也不忽悠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