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州品茶私人工作室,梧州私人茶室品茗空间
梧州这地方,说起喝茶可是有讲究的。那天路过河西老巷,偶然瞥见一家挂着竹帘的茶室,栗木门牌上刻着"私人茶聚"四个字。隔着青砖墙都能闻到幽幽茶香,像是陈年六堡茶特有的槟榔香,让人忍不住想掀帘而入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店主是位穿着棉麻褂子的老师傅,正用紫砂壶冲泡着金骏眉。见我在门外张望,他笑着招手:"进来坐坐?刚到的春茶。"茶案上摆着各式茶具,有套天青汝瓷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他边说边演示:"我们这梧州品茶私人工作室啊,就讲究个随心自在。你看这茶汤,橙红透亮得像琥珀..."
旁边坐着对年轻情侣,女孩正跟着学茶艺,男孩举着手机要拍照。老师傅连忙摆手:"慢着慢着,喝茶急不得。先闻香,再观色,等舌尖碰到茶汤那刻..."他故意拖长语调,吊足了大家胃口。
墙角的博古架上放着好些茶饼,标着不同年份。有个烫金封条的特别显眼,老师傅说那是九十年代的老六堡,现在市面上可难找了。梧州私人茶室品茗空间里总有这些意想不到的珍藏,像是随时准备给茶客惊喜。
茶点里的巧思
茶过叁巡,穿着蓝印花布的姑娘端来茶点。不是寻常的瓜子花生,而是些别致的手作:用茶青揉制的糯米糍,带着淡淡茶香的绿豆糕,还有形如龙井茶叶的酥饼。最妙的是那道"茶露冻",透明茶冻里悬浮着整片银针白毫,在青瓷盏里微微晃动。
常来的陈老师说,他每周都要来坐两次。"在这梧州品茶私人工作室,能找回小时候看外公喝茶的感觉。现在那些网红奶茶店啊,总少了点沉淀的味道。"他说着抿了口茶,眼睛微微眯起,"你看这茶汤在喉间留下的回甘,是不是有点像人生?"
窗外渐渐沥沥下起雨,雨丝顺着黛瓦滴落在石缸里。老师傅起身调整了下竹帘的角度,回来时手里多了个粗陶香插,檀香混着茶香在室内缓缓流淌。这样的午后,让人想起木心那句"从前的日色变得慢"。
斜对门书店的老板娘经常带着新书过来试茶,她说书和茶最相宜。有回她窝在角落的藤椅里读《茶之书》,读到精彩处忍不住拍案叫好,差点打翻茶海。后来那本书就常留在茶室书架上,书页间都浸透了茶香。
暮色渐浓时,茶室亮起暖黄的纸灯笼。有个背着画板的学生推门进来,说要画幅夜茶图。老师傅给他换了耐泡的熟普洱,他铺开宣纸勾勒着茶室轮廓,笔尖沙沙作响,与煮水声相应和。这样的梧州私人茶室品茗空间,倒像是个小型文化沙龙了。
临走时老师傅送我包茶样,用桑皮纸包得方正正。"下次来教你用盖碗,"他站在门廊下嘱咐,"记住好茶就像好光阴,都得细细地品。"转身融入巷弄的灯火里,那包茶在手中散发着温热的余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