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昌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300元在瑞昌周边的情感故事
那天下着小雨,我坐在瑞昌老汽车站对面的早餐店里,老板娘边擦桌子边念叨:“现在叁百块能干啥?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着。”我望着窗外等车的人群,忽然想起朋友说过的那句话——在瑞昌附近,叁百块钱的爱情还在发生。
巷子口修鞋的张师傅告诉我,他媳妇是隔壁镇上的。“那年我去她村里修鞋,她总来补那双红布鞋。”他手里的锥子熟练地穿过鞋底,“后来她跟我说,就看中我实在。结婚时我家穷,她就收了叁百块彩礼。”张师傅说这话时,眼角皱纹都带着笑。他们的杂货店现在还留着那双补了叁次的红布鞋。
夜市摊的温暖
新城夜市的炒粉摊前,总能看到一对年轻夫妻。女人负责收钱找零,男人颠锅炒粉。有次我听见女人埋怨:“叫你买个围巾都不舍得。”男人嘿嘿笑:“攒钱给你开小店呀。”他们的招牌炒粉卖八块,要卖多少份才能攒够开店的钱?但看着他们互相擦汗的样子,忽然觉得这瑞昌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比城里人几万块的钻戒还实在。
我常想,为什么这样的故事总在瑞昌周边流传?也许是因为这里既不那么繁华,也不那么偏僻。人们既要为生活奔波,又还相信真情。就像菜市场卖豆腐的刘姐说的:“钱多钱少都得过日子,关键是两个人能不能往一处使劲。”
路口修车铺的老陈,今年五十多了。他告诉我,当年相亲认识现在的老伴,就请她在镇上吃了碗馄饨。“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多少?能拿出叁百块结婚的,都是把家底掏空了。”现在老陈每天收工,老伴都会端来热汤,女儿去年考上了县里的中学。这份300元在瑞昌周边的情感故事,经历了岁月打磨,反而愈发温润。
当然不是所有故事都圆满。开发区服装厂的小芳上个月分手了,男方家嫌她娘家要的叁万彩礼太少,“没面子”。小芳红着眼睛说:“他不懂,我们这儿的人,要的是踏实过日子。”后来听说她去了深圳,不知道在那边会不会遇到懂得珍惜的人。
傍晚的江边,总能看到散步的老夫妻。他们聊着今天菜价,孙子考试,或者谁家又办了喜事。偶尔为小事争执,但走累了还是会互相搀扶。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里,藏着瑞昌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最真实的模样——不是用钱衡量感情,而是两个人一起,把不算宽裕的日子过出滋味来。
如今再路过那家早餐店,老板娘还在擦桌子。有次听见她跟熟客说:“我家那口子啊,昨晚非要给我买护手霜,说天天洗碗伤手。”其实那支护手霜才二十块钱,但她说话的口气,像是收到了什么宝贝。